——知名專家乾泉提出特色小鎮孵化全息仿生模型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規劃網 訊:近日,長期關注城市治理現代化問題的知名專家、新全球化智庫秘書長乾泉,在“一帶一路”特色小鎮雙創投資論壇上,就目前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特色小鎮開發、雙創戰略等焦點問題,做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并就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特色小鎮政策做了系統分析,中國網記者就此進行了重點追蹤采訪。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研究預測,到203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左右,約有10億人生活在城市。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城鎮化質量不高、農民工市民化滯后、人口過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霧霾、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等“城市病”。如何遵循城鎮化發展規律,化解和預防城鎮化出現的問題?如何真正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讓城市、城鎮成為綠色生態、安居樂業的家園? 特色小鎮建設將會帶動新的經濟增長點 乾泉談到,必須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推動新型城鎮化發展。他認為,自去年以來,國家三部委推出在2020年前建設1000個特色小鎮的新政,國家其他有關部委和全國各省市也紛紛推出地方各自建設特色小鎮的規劃政策和建設目標,據初步預計未來三年到五年,各部委加上各地省市小鎮建設計劃,總投資規模將會超過數十萬億,這些舉措將極大地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特色小城鎮經濟治理現代化,既有利于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又能夠推動產業扶貧、科技扶貧和區域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多種政策利好疊加,有利于徹底解決“三農問題”的歷史“頑疾”,還能夠帶動各地因地制宜地開展雙創孵化和項目孵化,培育地方城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特色小鎮產業開發需要統籌規劃系統布局 但根據目前特色小鎮的建設現狀的調查結果,開發建設情況并不容樂觀。乾泉指出,有的地方將特色小鎮項目申報當成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不是結合區域經濟資源稟賦因地制宜,而是用GDP思維指標式開發,不了解也不善用國家就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項目新的經濟治理政策工具,如PPP、政策性扶持基金、政策性貸款等。乾泉分析說,仍有不少人理解為“房地產開發”、“產業園區開發”,“穿新鞋,走老路”,按照過去商業地產、產業地產思維和招商模式來運營,在當前小鎮申報和投資建設中,普遍缺少建立產業孵化、企業孵化和項目孵化機制,缺少投融資平臺的系統架構,缺少特色小鎮平臺公司治理模式的導入和前期準備;很多地方出現了特色“廣告化”、產業“空心化”、文化“庸俗化”、開發“全民化”、旅游“吹噓化”、管理“粗放化”、運營“口號化”、建設“指標化”的假象繁榮,貪大求洋,搞小鎮“大躍進”,沒有很好的把握國家政策,沒有很好的理解特色小鎮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建設間的邏輯關系,更沒有處理好特色小鎮建設與產業轉型升級關系,規劃建設過程中缺少頂層設計、系統分析、戰略規劃和科學的產業布局。 乾泉強調,特色小鎮開發絕不是簡單地蓋房子,更不是簡單地搞商業街、玩旅游,不能讓房地產思維“綁架了”新型城鎮化建設,應該盡快建立統一的特色小鎮評估和預測監控機制,杜絕重復建設和新的“鬼城”、“鬼鎮”等亂象發生,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和參與開發的企業決策者,應該具備新全球化視野,具備新全球化思維,才能利用好各類政策工具和政策資源,多規合一,準確把握商機,贏得未來。 特色小鎮建設應該搭載新全球化“高鐵” 乾泉談到,特色小鎮建設的重點應該是企業孵化和產業轉型升級。為此,他站在世界經濟與產業發展的高度,系統地分析了目前特色小鎮建設面臨的國際產業發展趨勢和經濟格局。他認為,當前世界經濟正進入國際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增長乏力依然困擾著世界主要經濟體,“巴黎協定”談判未果,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展不平衡導致貧困、失業、恐怖主義和局部社會動蕩加劇,為本不平安的世界帶來了很多不穩定性。但也應該看到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正在悄然興起,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在積極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紛紛發展高端制造業、高技術產業、高端生產型服務業,這無疑是對我國的經濟轉型升級等帶來了的巨大壓力,也對我們未來的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機遇。 在剛剛結束的漢堡20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關于世界經濟形勢提出四點意見:要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要共同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要攜手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要繼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這是繼去年20國集團杭州峰會、今年初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今年五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后,習近平又一次就世界經濟治理提出“中國方案”,再次重申了支持經濟全球化的中國立場,贏得了與會領導人和世界輿論的高度評價,同時也為國內產業轉型升級、產業扶貧、新型城鎮化和區域經濟發展開辟了良好的國際環境,開拓了國際貿易與國際市場渠道。 ![]() “一帶一路”特色小鎮雙創投資論壇現場 ![]() 知名專家、新全球化智庫秘書長乾泉 ![]() 乾泉秘書長代表新全球化智庫金融創新研究院向王華民專家頒發聘書 ![]() 乾泉秘書長代表新全球化智庫金融創新研究院向楊慧子專家頒發聘書 ![]() 乾泉秘書長代表新全球化智庫金融創新研究院向李笑天專家頒發聘書 ![]() 乾泉秘書長代表新全球化智庫金融創新研究院向方德生專家頒發聘書 ![]() 乾泉秘書長代表新全球化智庫金融創新研究院向邱仰林專家頒發聘書 乾泉強調,絕不能將特色小城鎮建成游離于國際商務和現代文明的“孤島”。如何在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大潮中,尤其是能夠利用特色小鎮的產業開發的有利時機,把握新一輪全球性產業大洗牌的歷史機遇,在新一輪國際分工中讓每一個特色小鎮都能夠轉向全球價值鏈高端的戰略定位,讓小鎮的特色產業開發和特色經濟轉向全球經濟貿易體系中更有優勢的位置,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乾泉分析道,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國際形勢,積極做出戰略部署,明確了“國家治理現代化”和“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的奮斗目標,不失時機地確定了“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新型城鎮化”、“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大政方針,提出了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發展,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能力,我國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格局中贏得了更加主動的地位。他認為,特色小鎮建設應該成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的藍海,率先成為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和參與全球競爭的橋頭堡。 特色小鎮助推產鎮產城產融協同創新 國內外很多專家認為,對于全球各主要經濟體而言,中國的經濟增長空間及發展機遇仍然是位列第一的。作為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市場潛力和經濟增長潛力之所在;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帶頭羊”、新興市場經濟體的“領頭雁”。乾泉樂觀地評價道,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雙創”示范、中國制造2025和新型城鎮化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有效實施,將有力助推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高科技化等時代潮流,極大地推動我國城市治理現代化,以特色小鎮開發為契機,借助國家大力提倡智慧城市、海綿城市、生態城市、森林城市等的發展模式,多規合一,統籌發展,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動產鎮產城產融協同創新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巨大的規模化增長空間將會給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一系列的發展機遇。 特色小鎮產業孵化的全息仿生模型 乾泉指出,特色小鎮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不能人為的割裂和分化對待,也不能無視特色小鎮建設的系統性和協同性,更不能將建設要件隨機化、碎片化;戰略定位是小鎮的未來,特色是小鎮的生命,立項是小鎮的“身份證”,文化是小鎮的“基因”,人是小鎮的“靈魂”,建筑是小鎮的“骨胳”,產業是小鎮的“血液”,項目是小鎮的“肌肉”,企業是小鎮的“腎臟”,雙創是小鎮的“心臟”,生態是小鎮的“肺”,旅居是小鎮的“脾胃”,品牌是小鎮的“五官”,投資是小鎮的“荷爾蒙”,智能化是小鎮的“大腦”,治理結構是小鎮的“稟賦”,物流交通是小鎮的“新陳代謝系統”……乾泉教授形象地用16個全息仿生模型,生動地描繪了特色小鎮孵化建設的戰略規劃全景,被業界稱為“特色小鎮規劃全息仿生模型”,為特色小鎮的戰略定位、概念規劃和產業布局等前期孵化和投資決策,提供了科學的戰略思維和產業規劃工具。 特色小鎮需要架構金融創新和架構全程孵化平臺 西方諺語道“羅馬非一日建成”。乾泉秘書長一再強調,完善系統化開展特色產業和企業孵化機制,才是特色小鎮開發的重點。特色小鎮建設涵蓋了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生態環境修復與治理、一二三產與雙創平臺搭建、人居環境建設等綜合開發,需要創新小城鎮治理體系、優化治理結構、提升治理能力,完善特色小鎮開發的前提。 記者在“一帶一路”特色小鎮雙創投資論壇上了解到,新全球化智庫一帶一路研究院和全球特色小鎮聯盟中國委員會,聯合國家發改委《中國科技投資》、住建部《中國建筑裝飾裝修》、水利部《中國水利水電市場》、新華社《中國文化旅游》、中央電視臺微電影頻道、中國高科技產業研究會成果轉化委員會、國家海洋電視臺、中國網圖片中心等國家媒體智庫、“一帶一路”大使論壇、中國企業家投融資俱樂部等戰略合作伙伴,會同中建集團、泛華集團、中國海外控股集團等央企和上市公司聯合組建了“中國文化旅游與新型城鎮化建設聯合體”,作為規劃、投資和聯建特色小鎮、產業園區、水利風景區生態保護開發、通用低空經濟產業和雙創示范基地的孵化開發平臺。該平臺已委托國內有實力的基金機構,聯合發起總規模1000億的“一帶一路”特色小鎮孵化基金和城市雙創投資基金,計劃首期募集基金規模為300億元人民幣作為母基金,用于首批戰略合作伙伴城市特色小鎮聯建和重點示范基地項目開發。 論壇上,乾泉秘書長代表“一帶一路”城市合作計劃和新全球化智庫金融創新研究院,分別為中國工業合作協會國策智庫秘書長李笑天、《中國水利水電市場》主編時殿波、總部經濟研究院院長邱仰林、諾貝德投資基金總裁方德生、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委員會副主任王華民博士、智慧(深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慧子、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小鎮研究中心主任梁中國、喜睦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金融律師孫啟來、中國信息協會通航分會副秘書長高明、中國網圖片中心羅永生、中華文化講壇姓氏文化學者柳哲、河南宇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國勝、和君創業咨詢集團高級合伙人羅鴻宇等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頒發了研究員榮譽證書,標志著“一帶一路”城市合作計劃和特色小鎮產業園區示范工程開發建設的金融平臺正式啟動。 中國網記者 陳勇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