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童小娟 段學勇)陽春三月,柳綠花紅。在北京市通州區政府全力支持下,臺湖鎮和諧社區建設走進新時代,培育和管理公益服務組織,充分挖掘社區優勢資源,調動社會組織積極性,全面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創新社區治理模式,“三社聯動”建設和諧社區。 北京市通州區春曉心理社會工作事務承擔臺湖鎮公益服務組織管理和培育項目實施工作,工作人員了解社區資源,調動社會資源組建公益服務組織,有針對性的開展培育、培訓及管理,協助組織為居民提供美容美發、金融、醫療、攝影、維修等便民服務,為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公益服務和志愿服務,共建和諧溫馨家園。項目以社區為平臺,以社區社會組織、社會資源為載體,以社工為導向搭建惠民服務新平臺。結合需求調查了解到的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不足,希望能有一個提供文化休閑、娛樂健身、健康指導、學習交流等互動交流平臺,增進居民間的情感交流,營造和諧氛圍情況。社工篩選并鏈接9家社會資源,調動社區內部資源,組建志愿者團隊,通過內外資源的整合為社區提供兩種類型的服務,一是普惠性服務。通過各種活動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開展養生保健、文化健身、交友活動、心理健康咨詢服務。二是特殊類服務,針對特殊人群確定服務方式及內容,組建志愿者團隊,培育了一批熱心公益的志愿者,為社區的特殊類人群提供幫扶服務,協助特殊人群解決生活困境及實現人與環境的協調。通過兩種類型的服務,覆蓋社區的整體居民,促進居民的成長,推動社區的發展。 創新引導,想居民所想,做居民所樂。項目通過社工的組織運作及專業指導,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建立社區志愿服務機制,協助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內容標準化,建立志愿服務信息臺賬,形成一套涵蓋挖掘需求、時長儲蓄、激勵回饋等內容的志愿管理體系。心理社工運用專業方法,及時了解老年人的需求調整活動內容,調動老年人的積極性、自主性,增強老年人的社區歸屬感,提升老年人的自我價值感。 該項目實施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數,增強了老年人的自我價值感,轉變了老年人的精神風貌,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了良好的愛老敬老社區環境。進一步挖掘社區資源,構建志愿者團隊,為社區特殊人群提供長期服務,實施開創雙工模式-“社工、義工”模式,共同推動社區發展,形成“社區、社工、志愿者”三級聯動機制;構建起資源共享平臺,將社區集公益、互幫互助、溫馨、幸福為一體的溫馨港灣,提升社區服務水平,創新社區治理新模式,推進社區的人文建設,共創幸福快樂的大家庭。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