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圖:茶鄉新村 魅力鎖江 ![]() 上圖:鎖江羌族鄉黨委書記蒲海蘭給記者介紹該鄉厚樸產業發展情況 ![]() 上圖:記者實地參觀采訪鎖江羌族鄉農村產業發展 ![]() 上圖:綿陽市委宣傳部下派槐窩村第一書記劉超介紹精準扶貧工作情況 ![]() 上圖:鎖江鄉茶葉、中蜂、厚樸產業立體發展 中國傳媒聯盟 訊(特約記者 趙銀熙 文/圖)青山綠水,空氣清新,景色迷人,令人心曠神怡;一片片綠色茶園,一排排蜂箱,一片片挺拔的厚樸樹林,一幢幢別具特色的鄉村民居,與山間繚繞的云霧交織成了一副靚麗清新的大自然美好畫面! 6月1日,連續幾天的夏日驕陽,悄悄地躲進了云層,天氣格外的涼爽。早晨8點,由綿陽市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新聞媒體走基層活動第九站即最后一站平武行,記者一行從火炬大廈乘車啟程,一路疾馳。兩個多小時后,記者一行來到了目的地——平武縣鎖江羌族鄉槐窩村,實地感受、采訪、見證綿陽市委宣傳部等市縣鄉“三級聯動”,在精準扶貧決戰脫貧攻堅中給槐窩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自然條件差,被識別為省定貧困村 平武縣鎖江羌族鄉槐窩村,位于涪江支流平通河上游,地處平武縣西南一角,坡陡山高溝狹路窄,但生態良好氣候宜人,屬于典型的邊遠高山村。全村有村民小組6個,截至2017年末有農業戶243戶、787人,總面積2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1790畝,耕地2554畝,茶園1850畝,厚樸6000余畝。村民住房大多依山傍水、零散分布,家庭經濟收入主要依靠種植厚樸、茶葉等傳統作物和養殖生態生豬、土雞等。 2014年以前,槐窩村基礎設施、區位因素、人員結構等方面的相對劣勢,使的該村長期處于貧困落后面貌,無村辦企業、無集體經濟、無科學的發展規劃和清晰的發展思路,嚴重制約了全村經濟社會發展。2014年,槐窩村被識別為省定貧困村,識別貧困戶45戶、135人,貧困發生率為17.3%。 加強陣地建設,有效解決“三難”問題 2015年10月,根據綿陽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學民成為槐窩村的市級聯系領導,同時市委宣傳部、市衛計委被明確為市級聯系單位。同時,鄉黨委政府成立了由第一書記任組長,幫扶單位和鄉黨委班子成員、駐村干部為成員的駐村工作組,全面負責槐窩村脫貧攻堅工作。至此,形成了市縣鄉三級聯動幫扶槐窩村的大格局。 加強黨建活動陣地建設,有效解決村級組織辦公難、黨員活動難、群眾議事難的“三難”問題。針對槐窩村無辦公場所的問題,2016年經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學民召開現場辦公會,由市委宣傳部、市衛計委共同捐資30萬元,支持槐窩村新建辦公場所。同時,經鄉黨委政府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先后投入資金66萬元用于槐窩村新建村文化活動中心。目前總投資近100萬元、辦公面積397㎡、法治文化廣場面積逾300㎡,并集黨務村務、圖書閱覽、計生醫療、文體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已投入使用。 下派力量,加強精準扶貧領導 2016年4月,綿陽市委宣傳部下派第一書記劉超(時任理論科科員)駐村擔任槐窩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劉超長期脫產在村,全面領導槐窩村脫貧攻堅工作開展。2017年4月任期滿后,劉超自愿申請“續掛”2年,直至槐窩村摘帽。同年,市委宣傳部牽頭整合市縣鄉村四級力量,成立了平武縣鎖江羌族鄉槐窩村聯合黨支部,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曉剛同志任書記,機關黨委書記陳雯、市衛計委機關黨委書記周林賦、槐窩村黨支部書記李代全任副書記,相關人員任成員,加強了對槐窩村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的領導和全村工作的指導。 多措并舉,不斷加強基層黨支部建設。嚴格落實村黨組織“穿衣服工作法”“三會一課”“六有兩公開”、“7+X”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規范化辦法,讓黨組織生活規范起來、嚴實起來;以 “一名黨員干部+一名老黨員+一至兩名其他黨員”的“1+1+N”模式,組建了7個黨小組。建立普通黨員列席會議制,村民代表大會、村兩委工作會、支委會等涉及村上重大事務的會議,邀請1-2名普通黨員列席。充分利用“農民夜校”開展思想教育和學習培訓,組織黨員學習超過300人次。 強基礎建新村,公共基礎設施大提升 2014年以來,通過鄉黨委政府和市級幫扶部門的積極爭取,爭取通社路硬化、小型橋梁建設、產業路建設、農特展館建設等項目10余個。 截至目前,槐窩村已實施和正在實施通社路項目達到17公里,預計今年底將達到19.3公里,全村通社路全面完成硬化。同時,新建小型橋梁1座,正在實施產業鋼架橋1座、新開挖產業路10公里。村內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切實解決了村民過河難、運輸難問題,打通了制約群眾增收致富的瓶頸,使村民真正得到了實惠。 惠民生解民憂,群眾幸福指數攀升 脫貧攻堅開展以來,無論是鄉黨委政府、村兩委,還是市縣兩級幫扶單位、駐村工作組,始終堅持把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作為幫村工作的頭等大事。 綿陽市委宣傳部向國網綿陽供電公司爭取銅芯線300圈,支持全村群眾開展老舊線路改造,目前已改造70余戶,預計總改造戶數達到100戶。 2016年,綿陽市委宣傳部、市衛計委、縣農業局捐贈資金1.7萬元,獎勵資助6名大學新生,2017年整合各類社會捐助資金2萬元,建立槐窩村“助學圓夢”獎學金,資助獎勵品學兼優的困難學生。 綿陽市委宣傳部等幫扶單位在幫扶工作中,積極拓展槐窩村生態農副產品銷售渠道,通過指導建立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協調幫扶單位訂制認購、微信朋友圈推廣幫銷等措施,幫助槐窩村村民銷售山藥、魔芋、蜂蜜、跑山雞、糧食豬等逾30萬元。 切實關心關懷貧困戶的生活生產,近年來綿陽市委宣傳部等幫扶部門直接用于45戶貧困戶的慰問金、慰問物資超過10萬元,同時還積極通過幫助幫扶戶解決修建住房、看病就醫、就業就學、生產發展、產品銷售等方面問題,讓幫扶戶實實在在得到了大實惠。 興產業謀長遠,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 綿陽市委宣傳部等幫扶單位始終把發展壯大槐窩村集體經濟作為全村建設發展的長遠大計,大力培育壯大集體經濟。 指導成立了平武縣鑫興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農副產品收購銷售鏈條;新建集體中蜂園2個、培育中蜂42群;積極對上爭取項目資金,今年9月底將在村文化活動中心建成一個集線上線下銷售于一體的農特產品展示展銷館;利用好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壯大槐窩村集體經濟收入。 2016年將產業扶持基金與平武縣光大國有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訂20萬元的投資分紅協議、獲利7994.31元;2017年投入羌山紅厚樸葉片加工廠、平武縣鑫興養殖專業合作社共計50萬元,按照8%的固定比例分紅。截至目前,槐窩村集體經濟收益達到5.2萬元,同時槐窩村也正在探索適合本村的產業發展路徑,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扶志與扶智結合,激發村民內生動力 積極開展“槐窩好榜樣”評選活動,挖掘和培育脫貧攻堅中的正面典型,教育引導群眾樹好家風、踐好家訓,截至去年已評選表揚6戶“孝老敬老好榜樣”、24戶“清潔衛生好榜樣”、3戶“熱心公益好榜樣”。 通過開展“孝老敬老正家風 脫貧致富奔小康”重陽節共慶活動、“迎新春聚合力”趣味運動會、“三八婦女節”等活動,把村民凝聚起來、形成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試點推行購買社會服務、助推脫貧攻堅舉措,通過發布公告、個人自薦、民主評議、政策測試、公示公開等程序,聘用3名政治過硬、村民認可、責任心強的村民擔任“鄉村文明新風宣傳監督員”,共同參與脫貧攻堅和村級依法治理工作;充分利用“農民夜校”平臺和網絡媒體渠道,開展感恩教育和思想教育,發布“槐窩村脫貧攻堅工作每周動態”、心得體會等文章;積極探索“道德信用社”積分制管理辦法,將村民的個人行為和遵守村規民約情況,通過積分方式量化評比,目前槐窩村被明確全縣“村規民約、道德評價、村風監督”三大體系建設試點村,工作經驗被推廣。 截至2017年底,省級貧困村平武縣鎖江羌族鄉槐窩村通過綿陽市委宣傳部等市縣鄉“三級聯動”幫扶,全村45戶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均已全部脫貧,計劃于2018年省級貧困村“摘帽”退出貧困村。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