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網訊】 “這幾年孫莊村開展股份制合作經營,嘗到了甜頭,今年我們又啟動了二期規劃,準備擴大獼猴桃、冬棗等作物的種植面積。”3月11日,中牟縣官渡鎮孫莊村黨支部書記孫中嶺興奮地說,這幾天村“兩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河南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其中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壯大新型集體經濟的內容,更加堅定了村里加快發展集體經濟的信心和決心。
走進孫莊村蔬菜大棚,只見滿眼碧綠,西紅柿、油麥菜、菠菜、荊芥、面條菜長勢喜人。因為采用了最新的農業技術,建立了現代化的質量監測體系,這些綠色無公害蔬菜搶手得很。
過去,孫莊村因為家庭分散的經營模式,村民增收困難,生產積極性也大大降低,農業轉型升級更是無從談起。 “通過外出考察學習,我們深刻認識到,要想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走集約化經營路子,通過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最終實現農民增收致富。”孫中嶺告訴記者,2016年,以土地、勞動力、機械、資金、技術入股的形式,孫莊村成立了公司和合作社,帶領村民走上了股份制合作經營的路子。
通過鞏固完善村內基本經營制度,建立健全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完善群眾與集體產權權能等舉措,孫莊村集體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如今,一期入股群眾305戶,集約土地1853畝,發展生態葡萄園165畝,種植有機蔬菜160畝、有機瓜果96畝,栽植桃、杏、核桃、無花果等果樹近30個品種,完善的農產品原產地追溯和質量標示體系,品牌化的銷售模式讓孫莊村生產的有機蔬菜、瓜果供不應求。
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優勢也通過集約經營的模式不斷顯現——現代化的農業園區內,安裝了農產品環境監測網絡,建成了高效日光溫室,節肥節藥行動有效開展,投資650萬元的示范水利項目已經完成,5000噸保鮮冷庫正在規劃建設……
春節前,一場別開生面的村集體分紅儀式在孫莊村舉行,305戶參加分紅的村民樂得合不攏嘴,村民高孫玉興奮地說:“我家3畝地光秋季一季就分到一萬五千多元,這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楊凌)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