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王婧 魏艷晴 趙銀熙)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充分發揮法律援助機構職能作用,創新工作機制多形式開展農民工維權專項行動,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該區在歲末年初深入扎實開展的專項行動中,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務3480人次,受理并參與處置農民工討薪維權案件113件,為農民工討回欠薪400余萬元。 開展欠薪排查,及時參與處置。游仙區法律援助中心聯合公安、住建、總工會、勞動監查等職能部門,對轄區內農民工集中的重點工地、企業開展了一次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排查,摸清拖欠農民工工資情況,對有傾向性的苗頭及時介入依法引導,適時給予法律援助。 加強法制宣傳,擴大知曉廣度。游仙區法律援助中心積極組織各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借力元旦、春節前鄉鎮集中法治宣傳,在轄區內富樂客運站、法治文化廣場、各鄉鎮場鎮等人口密集地設立宣傳點,在鄉(鎮)主要街道和路口懸掛法律宣傳橫幅,展出法制宣傳掛圖等方式,圍繞《四川省法律援助程序細則》進行集中宣傳,并將《法律援助申請指南》、《遇事找法事事通》、《法律明白卡》、法治宣傳年畫等資料送到群眾手中,進一步增強了返鄉農民工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活動期間,共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懸掛宣傳橫幅50條。 發揮站點作用,暢通受理渠道。游仙區依托法律援助流動工作站,主動深入村(社)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現場受理,方便農民工就近快捷申請和獲得法律援助。同時,落實各村(社)法律援助聯絡點每天有1至2名工作人員在村(居)委會辦公地點輪流值班,接待返鄉民工法律咨詢。在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指派專職律師坐班,為農民工提供優質、專業、精準的服務,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確保第一時間受理。 優化工作機制,提高援助效率。堅持宜調則調、能訴快訴原則,加強“援調對接”,建立快速通道和快速處理機制,對涉及農民工討薪維權的案件,實行“三個優先”服務,即“優先受理、優先指派、優先辦理”。對農民工討薪的法律援助案件,嚴格按照“窗口當日受理、領導當日審批、業務當日指派、律師當日介入”的“四個當日”工作制度執行,切實做到了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及時高效。 加強案件監督,提升援助質量。游仙區選派優秀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并實行全程跟蹤,通過旁聽案件、檢查卷宗、走訪當事人和聽取主審法官意見等方式,提高案件辦理質量,最大限度地維護受援人的合法權益。并通過面對面交流、發放監督卡、征求意見表、電話回訪等方式,對法律援助受援對象進行回訪,切實聽取其對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以改進作風、完善服務,提高法律援助辦案質量,做到應援盡援,應援優援。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