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福建】訊:一名晉江男子林先生想入駐網購旗艦店,可是資質上離網購平臺的相關要求還有距離。便輕信“有關系、有門路”的林先生急病亂投醫,給遠在遼寧省的一名男子王某宇匯去了15000元的公關費,結果事情沒辦下來,錢也被騙了。8月24日,晉江警方將追回的15000元發還被給林先生。
微信聯系 收錢后卻消失
“我們倆是在去年6月份在杭州某培訓班上認識的,僅僅相處了三天,甚至連他的真實姓名和聯系電話都不知道。”林先生告訴記者,“平時我們用微信聯系。當時我提到想在網上入駐某母嬰類產品旗艦店,王某宇說他跟網購平臺的內部人員關系好,只要花費15000元就能夠幫他入駐。”林先生自家產品的商標為“TM”,不符合平臺需要注冊“R”商標的要求,王先生便于1月5日毫不猶豫將錢通過微信兩次轉賬給王某宇。
然而時間一天天過去,王某宇并沒有告訴林先生有關旗艦店的任何進展,并且以各種理由搪塞林先生的詢問:“我每次問他,他都說再過幾天。”半年后,林先生按捺不住,便提出讓王某宇退錢給他,誰知王某宇竟直接消失,沒有再回林先生的任何信息。
民警擒獲 將錢歸還受害人
民警偵查找到王某宇位于遼寧的居住地,并在家中成功將其抓獲。在審訊的過程中,王某宇對自己實施詐騙的行為供認不諱,但說自己一開始并沒有想要詐騙林先生。
“我跟旗艦店母嬰類“店小二”( 負責人)確實認識,原本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真的就給辦下來,后來實在沒有辦法實現當時的承諾。”王某宇說,所謂的“公關費“”事實上大部分都被他用于生活費用了,因為自己沒有工作和收入,沒有能力償還,只能一拖再拖。
林先生也因此吃了教訓:“凡事還是要走正規渠道,不能再相信所謂的托關系走后門了!”本網與民警提醒群眾辦事要多思考,多了解,不要貪小便宜以致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目前,王某宇因涉嫌詐騙被晉江警方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黃友恭 陳雅彬 楊煜煌 報道)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