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許睿 特約記者 趙銀熙)今(17)日上午,記者從四川省綿陽市司法局獲悉,日前該局根據綿陽市委市政府關于防汛減災系列要求,制定出臺了《綿陽市司法行政系統涉災法律服務十條措施》,為全市企事業單位和廣大群眾提供全方位涉災法律服務。 近期,綿陽市遭受持續強降雨,受災嚴重,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各種涉災法律問題和矛盾糾紛逐漸顯現。為維護社會穩定,減少群眾損失,為災后重建工作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綿陽市司法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制定出臺了《綿陽市司法行政系統涉災法律服務十條措施》。通過“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作用、開辟公證綠色通道、建立法律援助涉災專項服務機制、建立司法鑒定快捷通道、與保監會共建涉保理賠法律咨詢服務平臺”5項措施,為受災群眾提供有關災后人員傷亡、保險理賠等方面的咨詢服務;通過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和發揮“一村一法律顧問”作用2項措施,全力做好災后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通過積極開展“法律進災區、進安置點”等專項宣傳活動1項措施,大力開展涉災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通過“組織司法所摸排轄區內刑釋解教、社區矯正人員家庭受災情況”、“主動走訪受災企業”2項措施,為受災特殊人群和受災企業提供相關法律服務。 綿陽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蘇杰表示,制定出臺《綿陽市司法行政系統涉災法律服務十條措施》,旨在充分發揮司法行政系統在化解涉災矛盾糾紛中的積極作用,通過及時、高效、精準、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將涉災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有力有效維護災后社會和諧穩定,為災后恢復重建順利進行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