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福建】訊:為方便公司員工之間聯系,很多公司都會建立QQ群,而這也讓一些不法分子鉆了空子。這不,晉江市陳埭鎮一家公司就被騙48.5萬。
網上冒充老板 皮革公司被騙走48.5萬元 今年6月12日下午,丁女士向晉江市公安局報警稱,其所在公司被騙48.5萬元
民警了解到,丁女士是晉江市陳埭鎮一家皮革公司的財務人員,今年48歲,晉江陳埭人。就在當天下午2時許,公司接到老板的QQ消息,稱其在外洽談生意不方便給客戶轉賬,讓公司財務將48.5萬元轉到一個叫倪某的賬戶上。
丁女士將48.5萬元轉到了犯罪嫌疑人提供的銀行卡號上。轉款后,真正的公司老板丁某華收到了銀行短信提醒,發現公司賬號上的資金發生變動。于是,丁某華當即打電話詢問丁女士,才知道受騙了。
“那個QQ號頭像和老板的QQ頭像一樣”丁女士說,因平時也用QQ聯系,就以為對方就是老板。
緊急查詢凍結 警銀聯動成功止損
丁女士報警后,警方便為丁女士開通了“緊急查詢凍結”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快速查詢、凍結涉案賬戶資金,被騙的48.5萬元在銀行被凍結。
12月13日,在晉江市公安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警方將這48.5萬元被騙款全部發還受騙的皮革公司。辦案民警說,能成功凍結這48.5萬元被騙款,主要歸功于該局同銀行建立的“警銀聯動”機制。
早在去年3月份,晉江市公安局就率先在全省縣級公安機關設立反詐騙中心,并派駐專門人員專司詐騙案件打擊、防范和協調工作。中心成立后緊盯詐騙犯罪的“資金流”、“信息流”,建立查詢止付、合成作戰、宣傳防范、后勤保障四個職能小組。
同時,該局還與轄區8家銀行簽訂了合作協議意向書,建立聯絡員工作制度,實現點對點對接。警銀建立起快速查詢凍結通道和涉案賬戶管控“灰名單”機制。 “只要報案及時,市民被騙的錢便可在銀行凍結。”記者了解到,受益于這一機制的還不僅僅是這起案件。
今年來,晉江公安局在詐騙案件偵辦過程中,辦案民警行程100萬余公里,輾轉26省113市。截至目前已破獲各類詐騙案件81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20人,查獲各類手機、筆記本電腦、銀行卡、網絡交換機等作案工具一批;繳獲贓款贓物價值4776.97萬元。依托“警銀聯動”機制,成功凍結581起532.68萬元。
倒賣銀行卡 三名“卡販子”被抓獲
丁女士所在的公司發現被騙后及時報案,警方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凍結止損,48.5萬元得以全部追回,但案件偵查并未就此止步。
經過偵查,民警發現48.5萬元轉入的倪姓男子賬戶,賬戶開戶行位于遼寧蓋州市。“倪某在銀行辦好卡后,便將銀行卡賣給了卡販子。”辦案民警蘇警官說,普通人辦理一張銀行卡,只需10元或20元,但卻有人愿意出高價購買銀行卡。事實上,從為網店刷單到為企業逃稅,再到洗錢、購買別人的銀行卡,基本上都有“特殊需求”,電信詐騙就是其中的“大客戶”。
根據倪某提供的線索,警方循線追蹤鎖定姜某、趙某、李某三名“卡販子”。“三名‘卡販子’在遼寧蓋州被當地警方抓獲,同樣是因為參與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辦理的銀行卡。”蘇警官說,民警當即趕赴遼寧進一步偵查。
姜某、趙某、李某三人都是遼寧蓋州市人。據姜某(男,31歲)交代,他從今年5月份開始倒賣銀行卡,找一些缺錢人的辦銀行卡,以一張50到450元不等的價格收購,兩個月期間倒賣了二百多張銀行卡。短短兩個月,姜某還帶起了兩個手下趙某(男,32歲)和李某(男,27歲),趙某和李某幫姜某收購銀行卡,姜某便給他們兩人開工資,一人平均月工資2500元。
警方透露,“卡販子”以單卡數百元、成套數千元的高價賣給電信詐騙團伙,電信詐騙團伙實施詐騙后,將贓款迅速拆分到這些銀行卡內。同時,不法分子使用事主當地的銀行卡進行詐騙,降低事主的疑心,提高詐騙成功幾率。本網與警方提醒:持卡人應保管好個人銀行卡,嚴防個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 目前,因涉嫌詐騙,姜某、趙某、李某已被晉江警方依法刑事拘留。(黃友恭 陳耀宗 莊凌龍 報道)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