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群眾滿意,就是給我們的最高獎賞”
——四川省綿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窗口服務群眾紀實 中國傳媒聯盟 訊(鐘洪偉 于杰 特約記者 趙銀熙 文/圖)連續10年榮獲綿陽市政務服務考核第一名,連續10年被評為“綿陽市政務服務先進窗口單位”,連續10年群眾滿意率、評價率、零投訴率均為100%;綿陽市公安局行政審批辦公室自成立以來便入駐市政政務服務中心,截至2018年已連續10年勇奪全市部門窗口單位考核第一, 每個年度均被評為“綿陽市政務服務先進窗口單位”,多次被省、市表彰為“四川省巾幗文明崗”、“四川省政務服務示范窗口”、“標準化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電子政務大廳工作先進單位”、“先進機關基層黨支部”,兩次榮立“集體三等功”,她們憑借一流的服務、一流的業績,在全市政務窗口中脫穎而出,獲全省“三八紅旗集體”殊榮。……這些成績,都出自——綿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窗口。在這里,公安民警們在執法為民、服務群眾的第一線,不忘初心,擔當奉獻,用春天般的溫暖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交出了一份對黨忠誠、為民服務的優異答卷。 4月10日,記者走進四川省綿陽城區新益大廈綿陽市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12樓,零距離探訪、感受公安窗口為民服務工作。 ![]() 上圖:唐英姿正在公安窗口內網瀏覽相關信息 A 爭一流,公安窗口樹標桿榜樣 上午8點45分,在政務中心綿陽市公安局行政審批辦公室,記者見到已在上網瀏覽公安窗口有關信息的辦公室唐英姿主任。據她介紹,為滿足人民群眾“一站式”辦事需求,綿陽市級部門在政務服務中心一共設置了32個服務窗口,由市政務服務管理局統一管理、統一考核。公安行政審批辦公室,作為公安窗口全部行政審批事項的牽頭單位,擔負著與綿陽市政務服務管理局的溝通對接任務,以及與市公安局治安支隊、出入境支隊、交警支隊等多個內部業務部門的大量協調工作。 這是一個勇挑重擔的攻堅先鋒。記者了解到,綿陽市公安局行政審批辦公室5名民警中,有4名女同志,這支平日里文靜的“娘子軍團”,在重大任務考驗面前,卻迸發出了不凡的戰斗力。她們,以“熱心接待、耐心答疑、細心辦理、誠心排憂、精心服務”為準則,把“人人都是窗口、人人都是名片”作為日常行為規范,讓廣大辦事群眾通過“小窗口”感受熱情溫馨的“大服務”;她們,扎根窗口崗位默默奉獻,處理審批事項有條不紊,解答群眾咨詢溫和干練,專業、高效、優質的服務,詮釋了新時代人民警察的使命;她們,在牽頭負責的“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工作中,面對異常緊迫的時間與海量的清理任務,毫不推諉,精心辦理,對累積多年的市縣兩級公安行政權力事項進行了一次徹底大清理,圓滿完成了1500多項認領、修改、上報、證照庫、電子印章、物流配置等工作,建立起了市縣兩級公安機關權力名稱、類型、依據、編碼和省公安廳統一的“三級四同”標準化體系,特別是在與全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對接整合工作中,集中精力完成了101項市級公安機關行權事項的認領、編輯、上報及測試工作,實現了網上大廳和實體大廳、線上線下無縫對接。 ![]() 這是一個全面過硬的戰斗集體。在公安窗口區域的背景墻上,“全面落實‘只跑一次’制度 打造綿陽公安最強服務”,十分醒目耀眼。在公安窗口,給記者最直觀的印象就是:一切都透著公安鐵軍應有的“嚴謹范兒”,大到一目了然的功能分區設置、辦事流程標識,小到擺放整齊的各種文件資料、辦公設備設施,細到統一規范的警服胸卡、文明用語,嚴到一絲不茍的政策執行、上下班打卡,處處都彰顯著紀律作風的養成。公安窗口廣大民警以“建一流隊伍、樹標桿窗口”為工作目標,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識履行職責,用規范執法與和悅言行提升窗口溫度,用愛民情懷與優質服務樹立起良好公安口碑,打造了一張“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優質名片。 這是一個履職盡責的標桿團隊。在“自助受理終端服務”區,記者目睹一位民警正在熱情周到的指導群眾進行自助辦理證照。責任如山,是公安窗口全體民警的共同信念。為確保群眾來辦事時不落空,綿陽市公安局統一出臺規定,要求所有公安政務窗口嚴格落實A-B崗制度,主班值守人員哪怕是去洗手間的短暫工夫,也必須要等到副班人員到位后方可離開,堅持做到公安窗口全時值守、不漏一事。在此基礎上,她們又更進一步強化責任感,行政審批辦公室主任唐英姿把公安窗口熱線電話綁定到自己的手機上,方便24小時群眾電話咨詢隨時答復,哪怕是下班后群眾來電咨詢,她都不盡其煩,耐心聽取提問,及時釋疑解惑。 實施“只跑一次”,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在綿陽政務中心整個公安窗口,不僅是傳遞公安使命的形象窗口,更是展示綿陽公安服務水平的示范窗口。每逢上級單位、友好城市政務服務同行前來參觀調研,公安窗口必然是公認的首選。對此,綿陽市政府秘書長、市政務服務管理局陳松柏高度評價:“公安窗口為綿陽政務服務工作作出了表率,樹立了標桿榜樣。” ![]() B “一窗制”,讓“放管服”改革更惠民 改革,是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永恒的主題,也是新時代賦予綿陽公安的神圣使命。綿陽市公安機關以綿陽擔負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點為契機,瞄準“最多跑一次”目標,依托中國科技城獨有資源優勢,借助“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信息化應用和大數據整合手段,在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道路上打出組合拳,積極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群眾“動動手指”就能在手機、互聯網上完成咨詢、預約、辦理、支付等政務業務,通過網上大廳和實體大廳、線上線下無縫對接,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保證了辦事群眾“最多跑一次”甚至是“零跑路”,窗口工作效率明顯提升,各類公安行政審批業務實現了“一站式”、“一窗制”辦理。 窗口,是“放管服”改革成果最直接的體現。4月1日,是全國跨境辦理出入境業務的第一天。在綿陽工作的外地人陳先生正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借助大廳里投放的自助服務設備辦理出境證件的簽注業務,短短3分鐘時間就簽注完成。“過去還得回戶籍地簽注,現在幾分鐘就搞定了,真誠感謝綿陽公安的高效便捷服務!”陳先生滿懷欣喜點贊。 這一切變化,得益于堅持向科技信息化要警力和效率。綿陽全市出入境窗口共投入使用自助設備98臺,全部建成預受理、填表、照相、簽注一條龍自助服務區,形成一張輻射所有行政區域的出入境自助辦證服務網絡,在四川全省率先實現港澳臺再次簽注辦證時限由7個工作日縮短為3分鐘,“立等可取”成為現實。構建“互聯網+出入境服務”模式,實現出入境證件辦理查詢、業務指南和辦證點導航及港澳簽注申請全流程在線服務,群眾足不出戶即可網上辦理,在全省率先實現服務窗口的智能化、信息化。同時,綿陽市公安機關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在全省率先下放港澳再次簽證制作權限,在全省首批將外國人簽證證件受理簽發審批權限下放到區縣,在全省第一個在社區設立出入境辦證窗口…… 一項項首創之舉,換來的是業務辦理數量和質量的“雙飛躍”。僅2018年,綿陽全市通過一站式自助簽注機辦理赴港澳臺再次簽注9994人次,全市網上出入境辦證預約總量為16048件,在線申請港澳臺再次簽注1339人次。公安“放管服”改革的宏偉藍圖,轉化為釋放惠民紅利的成果。 ![]() C 一條心,讓警民魚水情更深 服務人民,是人民公安的使命。綿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窗口,始終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用實際行動回應了服務人民的錚錚誓言。 在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窗口,傳頌著一位羌族老大爺下跪致謝的故事,每每提及此事,主人公鐘洪偉都十分淡然地說:“真沒啥,我不過是盡了一份人民警察的職責而已。” 那是2015年夏天,一位羌族老大爺從北川大山深處來到綿陽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業務,由于第一次到政務中心辦事,人地生疏到處找不著地方,看到鐘洪偉身著警服正在公安窗口值守,如同遇到救星一樣,連忙上前求助。由于不屬于公安業務,鐘洪偉也不太熟悉,于是他從12樓到10樓,挨個窗口打聽,終于問清楚了辦事流程,并專門寫了張紙條,清晰標明了每個辦事環節以及窗口編號,得知老大爺不識字,鐘洪偉又專程陪同老大爺逐一窗口指引,直到業務辦理完畢,然后又送他下電梯。目送老大爺出了電梯,鐘洪偉正準備轉身離去,沒想到老大爺突然跪下,向他表示感謝。 這一幕,讓公安窗口廣大民警百感交集,大家從中深刻地認識到,民警多說幾句話,就能讓群眾少跑很多路,幫群眾做一點小事,群眾都記在心里,也更堅定了他們把人民當親人、更好為群眾服務的決心。 真情在警民之間傳遞,愛心在警徽之下延續。游仙區新橋鎮12歲女孩小陳,父親長期酗酒,導致精神疾病,母親離家出走,讀到六年級還一直沒有戶口,眼看小學畢業就沒辦法繼續讀書了,她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給公安窗口寫了一封求助信。收到信件后,綿陽市公安局行政審批辦公室主任唐英姿高度重視,立即帶領游仙分局工作人員趕赴其家中核實情況、查明原因,隨后又積極協調鎮政府和鑒定機構,免費為其進行了醫學鑒定,使這個12年“黑戶”的女孩小陳終于有了戶口。 隨后,在唐英姿的倡導下,行政審批辦公室全體民警與小陳結成了一對一幫扶,大家踴躍捐款,為她贈送了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和新衣服、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并定期走訪慰問,關心學習成長情況。行政審批辦公室的公安干警們用真情與大愛,譜寫出了一曲新時代警民魚水情深之歌。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公安窗口工作,讓辦事群眾感到滿意,就是給我們的最高獎賞!”在采訪中,綿陽市公安局行政審批辦公室唐英姿主任感言。她描述了自己始終胸懷的夢想:紅色的國旗、藏藍的警服連同綿州大地的綠水青山,共同匯聚成一條五彩斑斕的寬闊大道。在這條道路上,綿陽公安正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奮力開創服務廣大人民群眾的新天地!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