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從海關總署等11個部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7至10月,11部門打擊走私專項斗爭和聯合行動開展以來,全國海關立案偵辦走私犯罪案件700起,案值132億元,涉嫌偷逃稅額28億元。公安部門在海關、稅務部門密切配合下,偵辦騙取出口退稅違法犯罪案件53起,挽回出口稅款損失1.05億元,查處涉嫌參與騙稅的出口企業、報關行和“地下錢莊”368家。 按照國務院部署,從今年7月以來,海關總署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環境保護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林業局、海洋局等10個部門,圍繞固體廢物、毒品走私以及騙取出口退稅等10個重點領域,嚴厲打擊各類走私違法犯罪活動。 7月份以來,各部門進一步加大力度,有效堵截各類不合格固體廢物和“洋垃圾”走私入境。環保部門強化加工利用企業管理,完善許可證制度,組織開展了“進口固體廢物專項整治”行動,現場抽查檢查相關進口廢料加工利用企業近3000次,對非法進口固體廢物、倒賣進口廢料、非法加工利用進口廢料以及進口國家禁止進口的“洋垃圾”違法行為實施重點清查,并對查獲的一批非法倒賣進口廢料企業依法作出兩年內停止受理進口廢料申請、撤銷相關進口許可證處理,防止對我國環境造成二次污染。質檢部門切實開展包括國外供貨商注冊登記、境外裝運前檢驗檢疫、國內收貨人注冊登記、到貨檢驗檢疫、后續監督管理等環節在內的廢物原料進口全過程監管,7至10月共檢出環保不合格貨物116批次、重量4.2萬噸。今年以來全國海關共立案偵辦走私禁止進境類廢物案件70起,查扣禁止進境“洋垃圾”5萬噸;立案偵辦利用他人許可證走私可用作原料類固體廢物案件105起,查證走私廢塑料(11280, -35.00, -0.31%)、廢紙、廢五金等94.79萬噸。 行動中,公安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針對騙取出口退稅違法犯罪活動開展了持續、深入打擊。稅務部門對出口企業辦理出口退稅情況組織開展稅務檢查,梳理并提供高風險商品、企業退稅資質及稅務登記等信息。各級海關強化布控查驗和稽查,7月份以來立案查辦申報不實案件2365起,案值36.2億元,涉及退稅2.9億元,同時向公安部門移送了一批涉嫌虛開、騙退稅犯罪線索。 針對市場販私突出問題,全國打私辦會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工商總局等部門,組織重點地區強化市場日常管理,依法查處銷售無合法進口證明凍肉、電子產品等行為,并于10月下旬組成聯合工作組對廣東、廣西打擊流通領域走私電子產品、凍品交易進行專項督導。廣東省9至10月組織開展的集中整治行動,查獲涉嫌走私成品油21.8噸、冷凍肉40噸、舊服裝19噸、香煙363萬支。廣西自治區組織開展了24次大型市場清理整頓專項行動,查獲涉嫌走私、未經檢驗檢疫的凍品3000余噸。 此外,海關聯合公安、林業、質檢部門對走私瀕危物種及其制品活動開展了重點打擊,7月以來立案偵辦走私瀕危物種犯罪案件38起,查獲象牙、犀牛角、羚羊角等15噸,涉案價值3.9億元。為有效防范金融風險,海關與公安等部門密切配合,嚴厲打擊利用進出境通道超額攜帶貨幣與地下錢莊等金融領域相關聯的團伙性犯罪活動,今年以來共立案查辦超量攜帶貨幣進出境案件7767起,案值13億元。 法制網北京11月7日訊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