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搜房網房天下 訊:重拳頻出的樓市調控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大城市周邊區域的房價漲勢后來居上,漲速直逼一線城市。利好政策的影響,再加上近些年大批資金充裕的一線房企逐漸把房地產開發的“主戰場”向大城市周邊區域擴散,導致這些地區的樓市加速升溫,房價也呈現向一線城市迅速看齊的勢頭。 這種情況在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珠三角地區表現的最為明顯。最新公布的《2016年2月中國百城房價報告》顯示,三線城市中山房價漲幅5.63%,已經超越了深圳5.41%的漲幅,位居納入統計的100座城市中的第一位。同樣的,珠海及周邊地區的67個樓盤也出現了量價齊升的現象,2016年首月珠海新房住宅價格首次突破14000元/平米關口,2月再創新高至14668元/平米,漲幅4.77%。 無獨有偶,在以上海為核心的長三角地區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搜房網數據監控顯示,2016年2月,上海周邊的昆山市新房成交3387套,同比去年的1491套上漲127.16%。在吳江,自2015年上半年開始,吳江的各大樓盤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更有項目一年內上漲近9000元/平米,均價直逼2萬/平米,成功邁入2.0時代! 目光繼續北上至以北京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北京周邊的燕郊地區,房價的漲幅也高的令人咂舌。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2月,燕郊樓市集中成交了16套單價在2萬元/平米以上的房源,其中金谷•美麗公館的成交均價達到逆天的28503元/平米。業內人士分析,燕郊樓市承接北京市外溢剛性購房需求,目前可售房源短缺,2016年底均價或可突破2萬元大關。 總體來看,大城市周邊區域房價高企的原因大致有三點:一方面,與一線城市城區動輒5、6萬的高房價相比,其周邊區域顯然相差甚遠,這讓投資客認定這里是“價值洼地”,看準這些地區的房子有更大的升值空間。另一方面,開發商出于利益考量進行捂盤惜售、樓市炒作,虛抬房價。再加上降息、降首付等利好政策的刺激,大城市周邊的房價自然水漲船高。 然而不同的是,對一線城市而言,眾多的高財富和高收入人群在此聚集,他們強大的購買力對當地的房價形成堅實的支撐,因此盡管這些城市的房價偏高,但實際的庫存壓力并不大。統計顯示,上海樓市的庫存去化周期僅為4.1個月,深圳7.2個月,廣州僅11個月。
但是,對其周邊區域來說則不是這樣。盡管擁有利好政策的支持,但經濟發展依然普遍落后,當地居民仍然是庫存去化的主力。對他們來說,其消費水平和工資水平偏低,無法承擔起飛速上漲的房價,當地人買不起當地房的現象更為普遍,與此同時,投資需求涌入、開發商捂盤惜售等原因造成房價虛高,就會形成缺乏堅實支撐的樓市泡沫,這是大城市周邊區域樓市需要警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