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搜房網房天下 訊:一條街道上,四五家房地產中介公司一字排開,這在北京很常見。年初至今,一線城市二手房市場,一直熱度不減。或許,二手房主導房地產市場的時代已經來臨。 城市的“餅”越來越大 剛需越走越遠 據中指院統計,5月最后一周,北京共4個樓盤推出新房源,均位于5環以外,最貴達9.7萬/平,即便是6環以外的門頭溝新城,均價也已超過6萬。 “小的時候發誓要離開郊區,到現在發現連郊區的房子也買不起了。”這是一位北京“土著”的心聲。 據悉,今年北京均價8萬+的項目達到50多個,動輒就可以見到“10萬+”、“大平層”、“頂級豪宅”這樣的樓盤廣告。高總價圍剿之下,一部分的剛需購房者被擠壓到更周邊地區。 雖然房天下查房價的數據顯示,目前北京二手房均價4.5萬/平,新房的均價是3.6萬/平。但朝陽區的新房均價已經是5.2萬/平,海淀區是6.3萬。于是,“北三縣”火了,房山的成交量居高不下。 來自網絡的數據顯示,北上廣深的通勤時間幾乎都在90分鐘以上。牛先生就是這樣,為了從集體戶口脫離出來,剛進入職場的他安家在北京西南角的房山,100平左右的房子,總價350萬。然而,他從事的是人工智能設計,工作地點在北京國貿,早晚各1.5小時的通勤時間,也只能是“為了戶口,先做著這個工作吧。” 二手房市場日漸走俏 樓市迎存量房時代 雖然“郊區”的房價相對較低,住在“郊區”卻成為很多人發展的羈絆。除了轉向“郊區”之外,更多的剛需購房者則將目光鎖定到二手房市場。 配套齊全、交通方便、學區、價格合適……在一線城市,二手房有著很多新房短期內無法彌補的優勢。 北京朝陽區五環外東壩板塊,是目前豪宅密集的地區,普遍的房價在9萬/平,很多項目主推200平左右的大戶型,總價在1800萬。在房天下網站上,1800萬的總價,相當于東城區的4套80平左右的剛需兩房。 “以前在郊區買了一套房子,裝修完了就租了出去,自己也是在公司附近租房子住。有了孩子之后,打算賣掉換一套離工作單位近的小三居。”在中關村上班的李先生是這樣規劃的。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表示,由于北京新建商品房價格普遍“高端化”,二手房已成許多剛需和改善型剛需主要的置業方向。4月,在房天下網站內,超7成的北京網友的搜索3室(含3室)以下中小戶型。 不僅僅是北上廣深,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結構正在改變,二手房逐漸占據主導地位。 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今年前4個月,北京、上海、深圳的二手房成交面積分別為新房成交面積的3.5倍、2倍和2.3倍。南京、福州等地的二手房成交量也超過了新房。 住房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此前認為,房地市場從以新房交易為主走向新房、二手房市場同步發展,未來更主要的可能面臨存量房市場,屆時樓市將迎來深刻變化。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