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嘉豐瑞德 訊:本是樓市旺季的“金九銀十”,在各地政策的調控之下,風光似乎已不復存在。 根據CREIS中指數據顯示,9月樓市成交同環比均下降。2017年9月監測的主要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6.49%,同比下降34.88%,近六成城市環比下降。
也就是說,今年的“金九”已不同往昔,以平淡收場,那“銀十”的表現又將如何? 黃金周樓市遇冷 今年的十一黃金周堪稱“史上最長黃金周”,然而和各大景區游人如織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樓市的冷清。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十一”黃金周結束,房地產市場分化持續,三、四線城市成交依然維持高位,但在調控影響下,一、二線熱點城市成交量為2014年以來最低。 其中,北京新建住宅7天網簽116套,二手房網簽27套,均是2009年以來的歷史最低值。上海前7天網簽新建住宅178套,比2016年同期的784套,跌幅達到了78%。 同樣地,廣州11區總共有19個樓盤開盤加推,總推貨量2090套,比去年“十一”假期的5979套下調65%。而從成交來看,假期成交量872套,較今年“五一”假期下調51%,較去年同期下調78%。 另外,南京、福州等地,黃金周期間的簽約數同樣下調了30%-50%。
“銀十”或同樣平淡 從十月的第一周情況來看,“銀十”似乎也不如以往風光。對此,財富管理機構嘉豐瑞德的分析師表示,在限購、限貸、限售等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金九銀十”行情不如以往是可以理解的。 原本想繼續投資房產的投資者,受政策的影響,很多人都不再急于將錢投入房產,轉而投向其它的投資品或產品,如穩利精選組合投資計劃、諾亞方舟NPA投資計劃等,邊投資邊對樓市持以觀望態度。 此外,“購租并舉”、“租售同權”等政策,讓不少“剛需”者也將目光瞄準了租房市場,不再執著于買房。 嘉豐瑞德的分析師表示,只要政策不松,那樓市可能會繼續冷清。如果將來在租房市場有更多的政策出臺,那大家會在購房問題上進一步回歸理性。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盡管熱點城市相對較嚴,但也有城市出現價格松動,甚至有熱點周邊城市出現墊付首付等現象。因此,購房者要對這些現象保持警惕,以免讓自己被誤導,接收到錯誤的信號。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