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傳媒網訊 2018年4月11日上午,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房地產資源專業委員會、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遼寧盛鐸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本次沙龍活動的主題是“房創工程與裝配式建筑材料技術對接與研討”,主要探討城市老舊社區層面的環境治理問題和平地起高樓的技術模式,包括老舊社區的改造理論與實踐、社區環境的公共治理等。本次沙龍共邀請了來自于技術層面的著名專家、知名企業等共同探討和研究實施計劃,其中包括來自于中國建研院的幕墻專家、國家住建部建筑設計院的幕墻專家、國務院經濟專家、裝配式建筑的材料專家、知名建筑企業負責人等。沙龍討論熱烈,取得很好的成效。 會上,遼寧盛鐸建材科技公司趙梓旭總監圍繞裝配式建筑材料幕墻材料一體化設計板材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就房創工程和裝配式建筑項目的有效運用做了深度的技術交流。 趙總監提出社區、園區的改造和裝配式產品的運用理念的基礎上,實現新材的內外兼備一體化的合理運用,不僅縮短了工期、節省人工和材料資源在利用功能。在節能、低碳、環保、綠色、合理配置、資源再利用方面起到了關鍵性作用。整體實施方面讓項目一體化在不同利益主體一起共同使用。趙總監還強調在今后的裝配建筑形式和發展趨勢上的重要性,最后,趙總監還與大家分享了眾多形象工程運用的成功案例。 住建部建筑設計院幕墻專家、中國建研院幕墻建筑專家牛旭老師對裝配式建筑幕墻一體化材料有進行了技術方面和運用方面的解答和發言。他認為要通過設計到應用要找到一套適用于不同項目上的可持續、可在用的整體運作系統,然后將這些工廠化生產和系統植入給更多的項目去使用和進一步完善。其中,第一,要改變使用者的意識和行為習慣;第二,要提升項目的品質;第三,要通過轉配式建筑形式進一步的通過設計到應用進一步的得到問題解決和完善。 國務院經濟分析專家、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房資委副會長、房創辦主任肖連生教授就裝配式建筑幕墻一體化新型材料如何應用房創、房改以及老舊社區的改造方面給于了初步的肯定和贊同,去年在廈門會議上總書記提出的15個城市針對老舊社區的改造作試點工程。肖會長提出我們房資委房創辦要做這項工程,在技術上已經取得了眾多案例的成功試點和實驗。在產品上個應用上又有了新的切入和銜接,在今后的房創工程方面一定會有大的作為。整體的運作模式和銜接都有了整套的運作系統方案,更有資金和政府方面的支持和跟進,迎合國家建設土地收緊,國土空間優化,老舊社區、小區、園區、校園等改造等,運用國土資源再利用,平地起高樓等運行理念,從而在房創房改方面能起到一個利國利民的一項任務和工作。 在場的建筑業、房地產業企業家也對運用裝配式建筑幕墻一體化應用材料給于了充分的肯定。而應該通盤考慮,開展頂層設計,各領域齊頭并進,共同推進項目推進和產品實施方面的互助互贏、利國利民的發展模式。 中國建研院幕墻專家、研究員,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房資委專家委員劉新奇老師對各自的發言給了畫龍點睛和合作模式作了精彩發言。 幾位嘉賓發言結束后,本次沙龍活動進行了自由討論和交流,其他來自各界的環保理論與實際工作者,建設者,企業家分別圍繞產品應用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以及歷史問題等層面展開了積極的交流,老舊社區空間利用和實踐是綠色發展在社區的微觀體現,其難度在于滿足居民需求的“個性化”特征,可以通過社會企業生產具有一定公共屬性的服務,在重視人與人連接的基礎上推動政府和居民配合參與,使得綠色發展能夠在社區生根開花。 活動最后,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房資委秘書長柳統林對于今天的沙龍活動作了總結,對今后的工作開展和資源整合作出了合作方向。針對項目的對接、產品的應用、技術的完善、企業的發展、專家領導的指導和建議做出了一系列的統籌和打包服務。此外,他還認為,要在房創房改的基礎上多做文章,如何才能使項目從根子上改變形式和成效,還是必須轉變觀念,讓老百姓理解美麗社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在心里面認同社區環境治理和空間優化利用的價值,并融入到具體的生活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建設美麗社區的長遠目標。他指出房創房改工作離不開基層政府與居民以及各組織的相互配合,要進一步探索其中的關聯點和互聯性,對好的經驗和案例進行總結,提出適合城市發展需要的辦法。本次沙龍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房資委秘書長柳統林主持。(閆宇)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