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12月1日起,北京機場大巴將改變目前的16元單一票價,實行計程票價,基準票價率為0.6元/人/公里。不過此次調價設立了上限,并非完全按照公里數乘以票價率,其中最低票價為15元/人次,最高票價為24元/人次。 票價調整設立最高上限 目前,北京共有2家機場巴士運營公司,分別為北京民航安樂出租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民航通力航空服務公司,機場巴士運營線路現有14條(含兩條夜航線)。無論遠近,機場大巴費用統一為16元。 北京市發改委表示,此次機場大巴票制票價的調整,將由以往的政府制定具體票價水平,調整為對“票價率”進行政府指導價管理。所謂的“票價率”,即為平均每人次收入與平均每運次行駛里程的比值,是結合機場巴士全年的運營收入、客流量、行駛里程、運營次數等4個因素綜合算出。 經測算,機場大巴基準票價率定為0.6元/人/公里。目前北京機場大巴運營線路較長,75%的線路運營里程超過35公里,最長達56公里,如果按0.6元/人/公里的票價率,機場大巴最高票價應為33.6元。 不過此次票價調整設立了最高上限,并非完全按照公里數乘以票價率。其中最低票價為15元/人次,最高票價為24元/人次。具體來說,20公里以內票價為15元/人次,20公里后每5公里加價3元,35公里以上票價不再進行累加,均為24元。 基準票價率最高可上浮20% 市發改委表示,考慮今后企業增加線路、縮短發車時間、提高服務質量等帶來的成本增長、油價及客流變化等因素,給予票價率上浮20%、下浮不限的價格浮動幅度。 如果上浮20%,即票價率達到0.72元/人/公里,按最遠56公里路程算,機場大巴最高票價將達40元。 不過市發改委同時表示,為保持票價相對穩定,各線路票價調整原則上每年不超過一次。這意味著至少到2014年12月1日前,機場大巴最高票價依然為24元/人次。 追問 機場大巴為何調價? 市發改委表示,北京機場大巴的價格還是1996年制定的,實行單一票制,每人次16元,17年未作調整。近年來,由于燃油等成本快速增長,道路擁堵狀況加劇,企業運營成本大幅增加,經營發展困難,其服務能力已不能滿足航空旅客出行需求。 根據經審計的企業財務數據測算,目前企業人次運營成本已達18.8元,高于現在16元價格2.8元。 也就是說,每拉一個人,成本就要虧損2.8元,機場大巴運營累計虧損7700萬元。 調價為何沒有聽證? 市發改委解釋說,按照北京價格聽證目錄,機場巴士票價調整不屬于價格聽證事項。同時,考慮機場巴士票價調整主要涉及航空旅客,人群相對固定,發改委曾委托北京中觀經濟調查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19日至8月23日,對1631名乘坐過機場巴士的乘客進行問卷調查,并召開座談會聽取機場巴士運營企業以及一線員工的意見建議。 調查結果顯示,73.15%的乘客可接受25元/人次以內的票價水平。 乘客支出增加多少? 市發改委表示,根據測算,此次調價后,各線路平均票價約21元/人次,乘客每乘次支出有升有降,平均增加支出約5元。 其中,約有11%的乘客次均減少支出1元(15元/運次),22%的乘客次均增支2元(18元/運次),31%的乘客次均增支5元(21元/運次),36%的乘客次均增支8元(24元/運次)。 服務 大巴發車時間將縮短一半 到2016年機場巴士線路將增至28條,基本實現24小時運營 新京報訊 機場巴士調價的同時,其服務質量也將相應提升。記者從機場巴士聯營辦公室獲悉,機場巴士在未來三年將逐漸增加線路,延長運營時間。到2016年,根據航班到港情況,機場巴士基本可以達到全天24小時運營。 根據三年工作計劃,到2016年,機場巴士現有14條線路將增至28條,包括快線8條,普線12條,夜航線2條,應急保障專線2條,酒店專線4條,上下客站達到200個,基本形成網絡化運營,與地鐵、公交、鐵路等形成銜接。機場巴士于11月29日開始啟動公主墳線、北京站線優化提級改造,并將以上兩條線路作為示范線,按快線模式運行,力爭年底前完成站點建設工作。 為提高運行效率,部分線路將由現有的T3-T2-T1的串發模式,改成T3和T2航站樓直發模式,乘客上車后就可以直奔市區。同時,縮短發車間隔,由現在的30-40分鐘一班調整為15-20分鐘一班,并延長運行時間,部分線路的首班車提前,末班車時間延長。 機場巴士還將推進電子票務應用,研發建設機場巴士電子票務系統,采用一卡通、銀行卡等多種支付方式,方便乘客購票乘車。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蔣彥鑫 郭超 李丹丹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