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新浪網 訊: 文/于斌 一輛輛出租空車從眼前經過,伸手“揚招”就是不停,對于急需打車趕路的人來說,無疑是件十分郁悶的事。眼下,在第三方打車軟件競爭升級、瘋狂攬客的背景下,出租車司機的生意火了,但馬路“揚招”則變得越來越難。大部分乘客認為,有了打車軟件導致司機“隱形挑客”。對此,主管部門正積極協調“嘀嘀打車”“快的打車”兩大叫車軟件公司與出租汽車企業合作,以解決因駕駛員接叫車軟件業務而“待運”車輛不接“揚招”業務的問題。目前,兩大叫車軟件公司愿意接入上海傳統出租汽車電調平臺,相關技術方面正在對接。 《人民日報》2月28日) 我已經用了一個多月的打車軟件,享受著科技便捷和補貼的實惠。因為兩大互聯網巨頭的“血拼”,每單獲得12元~20元的打車補貼,確實吃到了免費午餐。這是千載難逢的“天上掉餡餅”,不可能吃到永遠的免費午餐。正因為每次打車基本不花錢,則調動了我打車的積極性,隨著補貼活動的結束,肯定會降低打車的頻率,選擇更實惠的出行方式。相信跟我一樣心態的打車軟件使用者還很多。 出租車憑借第三方打車軟件瘋狂攬客的局面,也只會發生在軟件推廣期,當使用打車軟件補貼活動結束,伸手“揚招”可能還是最主流的打車方式。我在使用打車軟件期間,有時在等待預約出租車接客期間,就有好幾輛打著“空車”的出租車經過,這時候如果“揚招”反而會省去等待的時間。如果使用打車軟件和“揚招”時一個價,在好打車的時段和路段,我會優先“揚招”。與此同時,使用打車軟件的的哥們也有補貼,搶單后為了去接某個客人,他們可能會空載一段路程,補貼正好彌補了接客過程的損失。如果補貼取消,順路接“揚招”的客人,所付出的代價更小。可以預見,打車軟件補貼取消后,很可能只有在難打車的時段和路段,乘客才會使用打車軟件來預約。為了調動司機的積極性,乘客可能還要支付司機一定的小費來彌補司機調頭繞路等接客過程中的損失。 至于司機“隱形挑客”的問題,正是打車軟件普及后,給予了司機一定的自主權。總比過去司機停下車來,問問你去哪里,再決定是否載客,讓你更容易接受吧。在打車軟件時代,當你報出所在地和目的地后,把打車信息推送給你附近的出租車。的確存在司機挑客現象,有司機不愿做這單生意,但同時也有司機愿意搶單,比如一分鐘內推送給附近的200個司機,只要有一個司機愿意搶單,這筆生意就達成了。事實上,同一個訂單,可能會有幾個司機都搶單的情況,這樣的“隱形挑客”,對乘客來說并沒有壞處。據我觀察,有的司機不愿意搶某單,往往是因為乘客距離太遠或者太繞路,過去接客需要耗費太長時間。這樣的“隱形挑客”對乘客來說更有利,讓距離200米的的哥搶到單,而不是距離2公里外的的哥搶到單,這樣可以節省等車的時間。 據說,有的城市主管部門正積極協調“嘀嘀打車”“快的打車”兩大叫車軟件公司與出租汽車企業合作,以解決因駕駛員接叫車軟件業務而“待運”車輛不接“揚招”業務的問題。我倒是覺得主管部門不要急著對打車軟件“招安”,還是讓市場來調節,等到打車軟件優惠取消,也許打車軟件和“揚招”的矛盾就自然消解。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