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主對汽車基本常識缺失與維修人員職業素養的低下是造成維修陷阱的主要原因。 中國傳媒聯盟 據 西部網 訊(記者 孫鵬 陳嘉偉) 現在有車一族越來越多,但是真正懂車的車主卻少之又少。這就讓汽車維修行業大有空子可鉆,收了錢卻不做保養,配件以次充好,在汽車維修保養上,修理店各顯神通,想著各種法子坑車主。前不久西安更是曝出一位車主在維修自己的愛車時,行車記錄儀記錄下了修理工收了錢卻不給車子做保養的情況。專業人士稱,想要不被騙,最好還是車主多了解汽車方面的知識,否則就算汽修工當著車主的面使壞,車主也未必能發現。 不懂不專業 汽修坑你沒商量 日前,家住西安東郊沁水新城的秦先生向西部網反映,自己在給愛車做保養的時候也遇到了類似的事情,同樣是交了錢的保養項目,維修工卻沒有做。 “我以前給車做保養的時候一般都在旁邊,那天我太累了,就想先回去睡會兒,等會兒再來取車。而且我多次在那保養,跟老板也比較熟悉,所以還是挺放心的,但是沒想到就出了事。” 秦先生說,當時在店里說好的保養項目是更換機油、機濾、氣濾,空濾,但是沒過一會兒維修店就給自己打來電話說保養做好了,“因為經常做,所以還是比較了解,那天保養的時間比平常短了很多,所以當時就有點懷疑。” 隨后秦先生自己動手檢查了一番,“空濾比較容易拆卸,我就拆了出來,感覺也不是很臟,所以當時也不確定,最后老板拿了個新的,一對比就看出差距了。” 最后店里的修理工承認自己并沒有給秦先生的車換空濾,“他說,覺得不是很臟就吹了一下。” 不想被坑 專業知識必不可少 針對4S店、汽修店可能出現的各種欺詐行為,記者聯系到了陜西交通廣播資深汽車節目主持人李昕,他認為,作為車主應該了解車輛最基本的知識,但是大部分車主并不知道怎么判斷簡單故障,這是造成維修陷阱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去4S店維修車輛,車主是不能進入維修車間,也看不到維修過程。但是即便看到了,車主沒有辨別能力也是白搭。” “針對如何避免修理中的欺詐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答案,說到底就是用車人針對汽車基本常識缺失與維修人員職業素養之間的矛盾。” 李昕說,現在不少汽車維修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加之工作量的設定直接決定提成收入的多少,如果維修人員現場指鹿為馬,車主也無法辨別,何況維修車間存在一定危險性,維修人員以“非專業人士請勿靠近”為由拒絕觀看也屬于正常要求,所以建議廣大車主在購買車輛后,應該至少閱讀使用說明書,了解機濾和空濾等基本常識,并且在行車過程中,多加留心,熟悉一些車輛基本常識非常重要。 作為車主,秦先生也坦言在維修時產生的問題,其實并不好發現,“一是我還懂點車,二是我的車不算高檔車,用自己的工具就能打開查看。要是高檔車即使懂,沒有專門的設備,想查看也根本沒辦法。” 值得一提的是,秦先生說自己的一些關于車輛的知識,除了開車后自己摸索外,更重要的是自己當時學車的時候教練有過基本的講解,“我06年學車的時候,理論課要專門上,教練也會講一些有關車的基本知識。”而據了解,現在駕校的理論課程大多都是把教材發給學員,由學員自己學習,根本無人教授。 發現問題怎么辦 律師稱三種途徑可維權 如果車主發現自己遭受欺詐或者質疑維修過程中存在隱瞞的嫌疑,又該如何維權呢? 西安金鏑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平給出了建議。王平說,如果消費者發現遭遇維修潛規則有三種途徑維權,一是可以向4S店直接當面提出,要求其立即改正。如果遭遇拒絕或者拖延,可以采取第二種辦法,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要是投訴無果或牽扯爭議太多,便可以走法律訴訟途徑。 “客觀地說,以上三種辦法,我不太建議第三種,希望車主能在前兩個辦法中就解決問題,畢竟走法律訴訟成本高時間長,能夠雙方商議解決就是最好。”王平說關于取證,每個車主自我判斷能力不一樣,如果質疑,也可以尋求第三方維修機構來幫助判斷。 維修三大黑幕 專家教你如何應對 黑幕一:過度保養成普遍現象 說明書上明明寫著10000公里保養一次,但4S店通常會要求你5000公里過來保養。理由通常是中國的路況、油品和氣候與國外不同,這樣對你的車子更好。相信很多車主在保養中都遇到過相同的經歷。 某4S店員工說,其實,廠家在制訂保養周期標準的時候,早已充分考慮到“中國特色”的情況。更多的情況是,國外同品牌的廠家標準,中國是10000公里保養一次,國外是20000公里保養一次。 應對方法:仔細閱讀說明書,在車輛沒有其他損壞的情況下,還是放心說明書的指導,按照說明書上的保養要求更換零配件。 黑幕二:以次充好,狂賺昧心錢 每個零配件都有不同品牌,不同廠家在生產,質量也參差不齊,往往不如原廠的配件質量好。但是車主很多時候都無法分辨,這就給了修理廠以次充好的機會。某4S店員工透漏,自己的店里廠家定的有配件任務,一般店里完成任務后,還不能滿足的零件需求,就會去汽配城采購,當做原廠件使用。 應對方法:車主送修愛車時應訂書面合同,對質量標準、維修費用等事項進行明確約定,切實避免日后發生爭議;二是如有條件,取車時最好帶著懂維修技術的朋友進行查驗,有異議當場提出。 黑幕三:騙消費者換配件 當車產生問題以后,很多情況下只要簡單的修理就能搞定,但是很多店故意說不能用了,要換新的。更有甚者,把車內新一些的,檔次高一點的配件換成低檔的。就有網友反映自己的輪胎就被更換過,原本的固特異輪胎,在店里過了個夜,就變成了錦湖輪胎。
應對方法:修車前,要對車的一些參數里程數、汽油表指針要有個大致的概念,其次對備胎及工具等要進行確認、記錄,如果發現了配件被換的情況千萬不能姑息維修廠,帶著造假證據和當初簽訂的維修清單去投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