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北京熱線 訊:
目前最新的iPhone 6將采用大屏設計這無疑將成為一個事實,早在4月根據國外網站Recode披露,蘋果內部受到基于市場、運營商、消費者多方壓力蘋果才確定推出“大屏”。進而希望通過大屏來鞏固iPhone在市場的優勢。事實真的能如蘋果所想的那樣發展嗎?
強扭的“大屏”不甜
喬布斯是一個偉大的人,并且他重回蘋果后推出的一系列產品iMac、iPod、iPhone、iPad等等無一不是好的產品。其產品共同的特點就是簡約,以最直觀的外觀、最簡單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這些當年都讓蘋果用戶瘋狂包括小編在內。
可是隨著喬布斯的逝去,蘋果進入了“后喬布斯”時代,庫克顯然從最開始就進入兩難的選擇之中。跟隨喬布斯的思路走下去,或者開創全新的局面。但是如今看來iPhone 5到iPhone 5S以單手操控為借口,偏不推出大屏iPhone,顯然是妥協之舉,4.0英寸屏幕這一頻頻被吐槽的尺寸就是妥協的產物。
從市場表現來看,蘋果Q3財報雖然看似比去年同期增長6%,但主要依賴中國、巴西、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智能機普及需要和中國進入第一批首發國家行列的策略,銷量增長達到55%拉高了增長率。本次在多方壓力下推出大屏iPhone,顯然遲了太多。多方壓力下的產物,能不能在下個財季嘗到甜頭,小編寧愿“黑”一下蘋果,說一聲“強扭的瓜不甜”。
挑戰三星4年孕育的市場
2010年三星就推出了GALAXY Note手機,這款上市之前不被看好的機型,卻引發了大屏風潮。近幾年3代Note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打造了三星S系列與Note系列雙旗艦的格局。并且Note系列往往在第四季度發售,配置壓S系列一籌,銷售業績也不錯。如果說S系列與iPhone競爭還不足的話,顯然Note系列做到了,它挑起了與iPhone競爭的任務。
近兩年大屏手機以Note系列為引導逐漸成為了安卓手機的標配,用戶對蘋果的抱怨也逐漸聲勢漸大。iPhone在拉長的4英寸屏幕下,顯然治標不治本。面對被三星Note孕育漸漸成熟的市場,顯然消費者逐漸認識到對于單手操作,更大的視覺體驗更有吸引力。
屏幕已經成為人們最受關注的參數之一,不能強行區分不同類人群適合多少尺寸的手機。手小的女生拿著5.7寸Note 3照樣頻頻出沒于地鐵、商場。
面對三星四年孕育的市場,三星Note系列在大屏的基礎上配置了S Pen及更多適合大屏交互的應用。例如S Note/兒童軟件等等,領先十分明顯。蘋果想在下季度搶占更多的三星市場顯然優勢并不突出。而對于國產大屏,價格優勢蘋果又不愿去觸碰,5C這種高冷的價格已經堵住了iPhone低價的出路。換句話說,這幾年三星與蘋果較量的過程中,最終蘋果低下高貴頭顱,放低顏面去做4.7甚至5.5英寸的大屏,多少有點反追三星的意思,著實讓果粉寒心。
優勢不在“屏”而是生態鏈
同質化嚴重的今天,拼硬件是最平凡的路。iPhone早已不是喬布斯所說“不用迎合消費者的需求,挖掘他們內心更深層的需要”的時代了。如果從iPhone 6選擇開始迎合消費者,那么我們就要知道,大屏手機之間拼的是什么。
首先大屏不僅僅是看電影更爽,需要的是圍繞大屏打造一個生態鏈。在大屏更大的屏幕空間上,畫面精美之余需體現出多樣/靈活的操作、更多適合大屏幕的交互體驗與APP開發。顯然到目前為止iPhone 6的消息指透露出屏幕增大,還沒有任何關于生態鏈打造的內容,而這很可能將成為iPhone的短板。 總之,5C時代人們期盼的低價沒能實現。iPhone 5S以指紋識別與64位處理器吸引了消費者,其實對于普通認知的消費者來說算是險勝。大屏對于老對手三星Note而言變成更直接的競爭。遲到4年的大屏iPhone勝算多大?目前真的很難說。再是“面子”工程,真的要跟蘋果說后會無期了。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