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心樹(青年作家、詩人、媒體人、《絲路周記》總編) “這次的科技大會是由西安本土的一批科技公司聯合打造,希望通過聚集高新技術研發機構與公司,能在西安搭建一個集科學教育、中試展示、硬科技開發為一體的開放式聚集平臺,促進西安在硬科技領域的發展。大華智慧谷、陜西仙童科技聯合創始人方舟說,我們的聲能就是全面代替壓縮機,可以帶領現在老百姓告別傳統的壓縮機時代。告別用油、用冷媒、冷工業來制冷。我們今天所展示出來的東西,都是代表全世界領先的水平,我們又突出的是西安產西安造。”(據陜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柳崢 張佳偉12月5日報道) ![]() 不難看到,近期關于“西安硬科技”這個詞可是熱了起來,從地鐵廣告、報刊、朋友圈等平臺都看到了西安硬科技的消息,最為知名的是11月7日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在西安的召開。 ![]() 時隔不到26天,由留美歸國博士創辦的西安大華智慧谷舉辦了聲光能科技大會,一些“空氣取水機”等光電通訊控制、人工智能、環保、科教等多個方面和生活緊密相連的硬科技產品在大華1935隨之展出。這說明聲光能科技大會在大華智慧谷的召開接地氣、講實效、動力足。 ![]() 首先,大華智慧谷的應運而生遇到了好的天時,有國家“科技創新思想”和“硬科技改變世界·硬科技發展西安”的雙層發展背景。從國家層面上講,有更為寬廣的全球視野和歷史縱深,從西安層面上分析,首屆全球科技大會在西安開了個好頭,加上大華智慧谷這樣的企業及時跟進有積極意義。 ![]()
(上圖為著名愛國實業家石鳳翔先生曾在這片土地上創建了西部第一家現代紡織企業——大華紗廠 )
其次,大華智慧谷根植于有優良傳統的地理位置。大華1935位于大華紗廠舊址,這里既是西安和西北地區近現代工業發軔的標志,是新中國和西安工業發展的歷史見證,寄托著民族工業復興的夢想。也就是說,大華智慧谷的創業者每次來到這里,都有傳統力量的勉勵。此外,西安的文化教育資源和新絲路的戰略優勢近在咫尺。 ![]() 第三,大華智慧谷有著良好的人和。聲光能科技大會當天,西安副市長方光華,原廣東邊防總隊隊長孫勝,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閆和平教授等出席了大會,并為大華智慧谷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如此一來,在天時地利人和方面,大華智慧谷都有優勢,且被外界所看好。 獨立文化學者李連源告訴絲路周記,大華智慧谷的打造是踐行西安市打造硬西安硬科技之都的具體踐行,也是提升大華1935的實際舉措,是有引領作用的,相信像大華智慧谷這樣踐行硬科技的品牌企業,會不斷為西安硬科技之都的建設做出貢獻。 當然,斯特林技術原理已經誕生兩百年,但技術難度大工藝要求高,以前主要在軍事領域應用。大華智慧谷的陜西仙童科技在這方面率先進行技術突破,已在全球斯特林機技術方面走在了前列,大幅降低了成本,開啟了軍民融合發展,實現了民用產業化進程,西安一科技界人士Newell先生就本次聲光能科技大會告訴絲路周記。 ![]() 事實上,每年的論壇和會議不少,看起來有舞臺和閃光燈下的榮耀,但會后的努力和會前的準備一樣的需要開拓創新,踏實肯干,在西部地區的關中平原上,秦人的執著和聰慧更需要在會后的落地工作上。 ![]() 最后,以聲光能科技大會和2017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的氛圍為本文基調,期待大華智慧谷嶄露頭角的銳意進取能夠堅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