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7年頻發大型網絡安全危機,這背后不僅反映出全新形勢下網絡安全形勢愈加嚴峻,更折射出全球面臨著人才嚴重匱乏的尷尬處境。從2016年到2017年兩年間,網絡安全行業失業率始終維持在0%。中國市場的情況則更加嚴峻, 近三年全國高校每年僅有3萬名相關專業畢業生,而行業需求則已經達到70萬,缺口高達95%。在這場處處需要高智商人才的安全保衛戰中,人才缺失即意味著防線薄弱,這也是2018年各方繼續重點關注的問題。 雖然中國網絡安全人才嚴重匱乏的現狀令人擔憂,但在2017年,政府、高校、企業在人才建設方面合力帶來的變化,也讓行業、學生看到了其前景。在這其中,企業的力量顯得至關重要。近日,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與廣州大學達成合作,聯合成立國內首個移動及物聯網系統安全前沿技術聯合實驗室,無疑再次驗證了安全企業在緩解人才匱乏現狀中承擔的重要作用。
互聯網廠商率先布局,騰訊創新模式破除學生實踐壁壘 率先發力的廠商是騰訊。在2016年推出國內首個互聯網安全實驗室矩陣——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以來,騰訊就成了國內頂級安全人才的聚集地。吳石、于旸(TK教主)、袁仁廣(yuange)、李旭陽、馬勁松、董志強、李偉……這些業內熟知的安全極客,分別帶領騰訊安全聯合實驗室旗下的科恩、玄武、湛盧、反詐騙、反病毒、云鼎、移動安全七大實驗室在連接、系統、應用、信息、設備、云六大互聯網關鍵領域持續輸出技術能力。 2017年3月,為進一步加快推動安全人才培養建設,騰訊聯合政府機構、高校等多方,推出首屆騰訊信息安全爭霸賽(TCTF)。該項賽事不僅針對高水平人才推出0CTF(國際賽),同時還針對新人打造了 Risingstar CTF(新人邀請賽),雙賽制的推出也盡可能的拓寬了參賽者的實戰機會。其中,0CTF是大陸唯一獲得DEF CON外卡賽授權的專業級賽事,而Risingstar的冠軍也將獲得DEF CON現場觀戰的機會。在國內嚴重缺乏學生實戰鍛煉機會的環境下,這無疑是一次大膽嘗試。 與此同時,騰訊為進一步挖掘新生代安全人才,聯合國內多所重點高校推出“百人計劃”,希望通過TCTF選拔優秀網絡安全人才,并在專業技術、優勢資源和機會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最大程度的發掘人才潛力,從而為行業輸送一批專業型、復合型領軍人才,架起企業與高校之間輸送人才的橋梁。另外,“百人計劃”也是國內第一個嘗試打造人才培養閉環的創新嘗試。 時至今日,“百人計劃”的施行也初見成效。根據騰訊公開的數據顯示,2017年招收的安全人才中,有70%出自于TCTF參賽選手。 校企合作持續深化,資源優化配置加速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 在整個2017年,騰訊與高校的合作不曾間斷。2018年伊始,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聯合廣州大學,成立了國內首個移動與物聯網系統安全前沿技術聯合實驗室,通過產學研資源的增和跟優勢能力的整合,共同向行業輸出優秀的技術人才跟先進的研究成果。 在業內看來,騰訊此舉不僅有利于高校資源與企業資源的開放、共享,進一步推動提升高校和企業在前沿網絡安全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同時,對于提升高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高水平人才,提供充分的實踐機會。 騰訊高級副總裁丁珂也在講話中表示,未來,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還將持續向廣州大學提供安全領域的優秀導師資源,將領先的行業實踐經驗引入高校研究,和廣州大學一起推動面向互聯網新興安全技術領域的校企合作科研項目,并為行業培養更多優秀的網絡安全人才。 人才爭奪戰正在成為人才建設催化劑 騰訊在人才領域的快速布局,也折射出中國互聯網行業對于安全人才的迫切需求。2017年,中國首部網絡安全法正式實施,也從法律層面規范了互聯網企業必須具備一定的安全技術能力和手段,而這也促使互聯網企業必須加大對于安全人才的投入力度。 騰訊安全科恩實驗室總監呂一平坦言,騰訊發現安全技術和安全事業要能做好,其實人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從騰訊來講對安全人才非常渴求。 企業對于人才的爭奪,無疑將對人才建設和培養起到進一步的催化作用。正如丁珂所言,利用自己的資金、技術、資源幫助大學,幫助中國培養更多安全人才。這些安全人才無論走到哪個公司,他們都具有安全意識、安全能力,都能為中國網絡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