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領轉型 創新驅動發展 ——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破冰迎春穩健前行
![]()
本網訊(記者 張立寬 通訊員王亮 閆作厚)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1月19-20日,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年會在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綠色礦業發展指導中心和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北京勝利召開。自然資源部等部委相關部門的主要領導,于潤滄、趙文津、蘇義腦等專家院士親臨會場并作精彩演講,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家科研機構和數百家礦山企業300多人匯聚一堂共商綠色礦山建設大計。 回顧過去,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不畏艱難、不負眾望,在積極探索中不斷成長,自身建設不斷發展壯大,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展望未來,全國綠色礦山產業發展勢在必行。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不忘初心,把握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穩健前行。 多項重任圓滿完成 過去的一年,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組織專家從多個方面對綠色礦山建設標準進行分析和解讀,解讀文章達40多篇。承接完成了《中國地質大詞典》修訂版關于增補的綠色礦山39個詞條的解釋工作。編制了《國家綠色礦山建設指南》《綠色礦山建設模式研究與典型經驗匯編》《生態文明在礦業領域的實踐》《國家綠色礦山建設規范解析》等綠色礦山建設系列叢書初稿。編制了《綠色礦山技術評估》《綠色礦山裝備評估》等四項團體標準,其中兩項已通過備案。 過去的一年,在評選表彰首屆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63項科技成果基礎上,完成了第二屆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的征集工作。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綠色礦業發展大會暨‘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高層論壇”,組織倬方巖土綠色勘探等大型技術對接會、研討會二場,協助舉辦內蒙古國際能源大會。組織專家與一些省、市、行業協會共同舉辦了近二十場綠色礦山建設培訓和指導交流會。 過去的一年,帶領專業技術委員會承接單位,走進礦山企業進行技術對接和技術服務30多次,得到了聯盟會員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幫助會員單位在新的領域里開展了新的業務。金易通科技(北京)股份公司在聯盟的幫助下,與中國礦業大學精誠合作,作為骨干力量參與國家重點研發專項課題,井下采選充一體化課題研究應用在山東能源新汶礦業集團開花結果。 “三大服務平臺”全面啟動 讓有需求的企業找到適用技術,讓先進技術找到適用的企業。2017年9月,原國土資源部礦產儲量司在給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關于建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復函中明確該平臺的主要作用在于“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引導和幫助礦山企業提高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推動綠色礦業發展”。同時,要求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在建設公共服務平臺過程中,積極探索建立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跟蹤評估制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2018年5月13日,在“首屆中國綠色礦業發展大會暨‘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由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建設的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公共服務平臺正式啟動,首批334項先進適用技術予以發布。 新年到來之際,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在自然資源部相關部門領導的指導下,開發綠色礦山培訓大綱、培訓內容、培訓教材、培訓課件、培訓視頻等,開啟全國綠色礦山全國網絡培訓平臺,積極開展準公益性綠色礦山培訓。同時,建立了全國綠色礦山熱線服務平臺,免費為行業提供政策、標準、行業經驗、技術咨詢、建設模式、案例考察等咨詢服務,所有問題的回復都將在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和認可下在網絡公開,接受相關管理部門和社會的監督。 “三個技術中心”集聚發力 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理事會技術委員會下設綠色礦山創新研究院,技術委員會的院士顧問團隊為研究院發展提供技術支持,研究院下設三個中心。 綠色礦山創新研究院主要負責建立礦業智庫、技術平臺的建設。礦業智庫包含整合專家資源、產業發展服務,技術平臺包含技術研發、基金申報和行業技術的整合、集成、培訓、推廣。 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技術中心:以重慶大學牽頭的產學研用技術中心,協同聯盟中高校的理事單位如中國礦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工程學院等大學,整合地礦類高??萍假Y源,與各大礦業集團單位的技術中心進行對接,負責礦業類卡脖子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以及先進適用技術的梳理和技術服務。 綠色礦業技術轉化中心:以內蒙古國土廳環境監測院牽頭的成果轉化技術中心,在內蒙區域內推廣試點聯盟的先進適用技術,成立生態修復重點實驗室,負責生態脆弱地區的生態修復技術研究。 綠色礦山模式創新技術中心:以浙江湖州新開元牽頭的綠色礦山模式創新技術中心,負責露天礦的綠色開采和綠色礦山模式創新研究和技術推廣。 三個中心互為支撐,就近為各省地方政府、聯盟各分部、代表處、礦山企業提供技術支撐。 2019年01月21日 供 稿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