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有一天》后:專家呼吁 請關注4000萬精神障礙兒童
中國傳媒聯盟 據 搜狐網 訊 近日,公益電影《有一天》在全國各大影院公映,這部統一售價5元的公益電影自上映之日就在微博、微信及紙媒、網媒上成為熱點、倍受關注。昨晚,我有幸參加@視周刊 @太陽金店 與@濟南百麗宮影城聯合發起的有一天“愛心公益月”活動,看完后,很多觀眾都被影片打動,但也有相關專家看完后呼吁全社會不僅要關注電影中的9個弱勢群體,更要關注精神障礙兒童這一群體,張璣晴神精神障礙康復中心的治療專家稱:精神障礙兒童在全國已有4000萬。 ![]() 專家稱:為影片點贊的同時不要忽略了精神障礙兒童 公益電影《有一天》由華誼兄弟公益基金發起制作,講述了9個弱勢兒童群體,演出明星周迅、韓庚、馮紹峰、袁姍姍、張涵予、安以軒、徐帆、斯琴高娃、王千源等希望全社會關注這些貧困兒童、讀寫困難兒童、智障兒童、被拐賣兒童、盲童、肥胖兒童、聾啞兒童、少數民族留守兒童和服刑人員子女,所以均為零片酬出演。 昨晚看完電影后,張璣晴神精神障礙康復中心的治療專家魏娟魏女士說:9個故事,有笑有淚,讓我們或哭或笑的看完該片,在我們為這一公益片叫好稱贊的同時,請不要忽略了另一個群體,那就是精神障礙兒童群體,因為據醫學資料顯示,全國兒童精神障礙患者人數已達4000萬。 王女士認為,對于電影人來說,好像驚悚、恐怖、懸疑題材的電影才更傾向于精神障礙這一群體,因為在中國的恐怖電影當中,大部分都是以精神障礙、抑郁精神病患者來收尾的,像《救我》、《異度空間》、《荒村公寓》、《等著你回來》、《異空危情》、《殺生》等等。 所以,將精神障礙兒童納入公益片,或者讓電影人關注這一群體怕是在難為他們,因為他們已經習慣將這些精神類群體放在驚悚片里嚇人,用這些群體的病癥和表現來換取利潤。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精神障礙會增長50%,成為最主要的5個致病、致死和致殘的原因之一。所以,希望電影人能夠轉變思路,不要再拿著精神障礙這個群體來“嚇人”,如何將這些群體拍攝成像《有一天》一樣充滿公益價值與正能量的影像才是當今大中國提倡的中國夢、“健康夢”的精髓所在! 在現場:觀眾希望了解到其他需要關注的弱勢兒童群體 《視周刊》作為山東省獨家影視娛樂周刊,不僅專注于娛樂新聞的深度挖掘,更多次涉足公益事業,而濟南太陽金店作為國內成立較早的大型珠寶首飾企業集團,曾經和《視周刊》合作為公益事業做出貢獻,這次雙方再度攜手后與濟南百麗宮影城共同發起有一天“愛心公益月”活動,更加彰顯了三方的愛心和對弱勢兒童的關注程度。 觀眾李先生看完電影后說:很感謝《視周刊》、太陽金店和濟南百麗宮影城舉辦的這個觀影活動,在電影《有一天》中,我和我的愛人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了解了貧困兒童、讀寫困難兒童、智障兒童、被拐賣兒童、盲童、肥胖兒童、聾啞兒童、少數民族留守兒童和服刑人員子女的生活和現狀,這個電影只是一個縮影,我想,可能會有其他的弱勢兒童群體也需要我們了解,很希望在今后的電影作品中了解到更多的弱勢兒童,假若有一天,我遇到了他們或許更容易和他們相處。 精神障礙治療專家專家魏女士聽到這一說法后表示,全國兒童精神障礙患者已達4000萬,其實,這個群體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弱勢兒童群體。 據專家介紹,兒童精神障礙常見的有:嬰兒癡呆、兒童精神分裂癥、嬰兒孤獨癥、焦慮癥、癔癥、恐怖癥、抑郁性神經癥、疑病癥和強迫癥等。 在說到拍攝精神障礙兒童群體公益電影的要求時,有影迷說最好像《有一天》中那個做面包的智障兒童那樣以紀實的手法來拍。也有網友說,不管怎么拍都會支持這類公益電影。而專家則希望通過宣傳科普常識、以如何預防治療為主,因為,關注不是最終目的,康復或者好轉才是大家想要的結果!(文/常有才)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