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公益在線 訊: 殘疾人互幫互助,這是社會的一抹暖色,但一個說話和行動都困難、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能夠踐行公益,就越發讓人肅然起敬了;蒼南80后小伙林圣愛,身殘志堅自強創業,經營網店,并制作網站幫助其他殘疾人。
重度腦癱 他與命運斗爭
林圣愛和記者的交流進行得很緩慢,因為他只能用兩個手指打字,而記者也一時難以聽懂他艱難地發出的聲音。他拿出一些自己的資料,加上鍵盤的溝通,記者才了解了他的事跡。原來眼前這個80后蒼南小伙,1982年出生的他曾給他的家庭帶來希望,但遭遇連續高燒,經醫院搶救后雖打敗了死神,卻留下了“重度腦癱”的后遺癥。這讓他在生命的起步階段就比別人艱難了很多。
在父母不離不棄地關愛下,林圣愛從小在和病魔的斗爭中長大。盡管不被普通學校接受,但父母還是想方設法在家教他學習, 經過六七年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之后,現在的林圣愛已經能夠閱讀,甚至還能撰寫文章。

兩個手指 做成“皇冠”級別賣家網店
林圣愛和同齡人一樣對電腦和網絡十分感興趣。網絡讓常年在家的他大開眼界,也知道了有很多和他相同遭遇的人,最關鍵的是,這些人很多都身殘志堅。20多歲的時候,林圣愛有了“靠自己掙錢”的想法:“我可以開網店!”說干就干,盡管他只能用左右手的中指敲鍵盤,卻靠著兩個手指,他完成了店鋪申請、裝修和上架,專營“手機充值”。網店開張,他在電腦前眼巴巴地等了5天,在第6天才做成了自己的“人生第一筆生意”——一位顧客200元的話費充值讓他賺到了2.6元的利潤。
現在,他已經是黃冠賣家,專門提供各大運營商的手機充值服務。他還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別的殘疾人朋友,幫助他們把網店做了起來。通過網絡,林圣愛感受到了個人價值的實現,也更加自信和樂觀。他開始想把自己對社會的參與通過網店傳播開來。
投身公益 建助殘導航網
通過網友推薦,他成為“浙江平陽縣蕭江鎮紅衣義工社”的成員,不能參與別的義工活動,他就在家里管理紅衣義工社的QQ群。還把自己開網店賺到的一筆錢捐出去,參與了紅衣義工社開展的“暖冬”愛心包裹認捐活動。
在網絡上,林圣愛發現,殘疾人缺少一個集中的各種信息咨詢網址導航。于是他找到網上認識的“志同道合之士”,專業公益策劃人欒啟平老師、身高80厘米的自強拼搏袖珍男子、“中國網事·感動2010”年度網絡人物董志軍和獲“鞍山好人”榮譽的獨臂志愿者劉思言。他們通過網上交流,互相分工,做成了一個新的導航網站——“中國殘疾人網址大全”
打開網頁,記者看到很多殘疾人創業就業、婚戀交友、駕車出行等方面的鏈接。雖然網站很簡單,但是信息量很大。“全國的公益組織、愛心企業在這里可以找到想要援助的殘疾人群體;殘疾人互相交流,也可以到這里來。”林圣愛說出自己參與制作的網站定位。
林圣愛現在每天最操心的事情就是這個網站。“網站太簡單了,需要升級,我們現在正在繼續收集全國的殘疾人網站、聯系企業贊助,想招募一些更專業的人士,如果有人能幫我們宣傳一下,找到合作伙伴就太好了。”
普及手語 方便聾人融入社會
1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福利院看望聾啞女孩伸大拇指學手語,充分體現出國家領導人對弱勢特殊群體的關愛,普及標準中國手語的重要性,只有全面普及標準手語和窗口單位設立手語標識,才能讓語言和聽力障礙人共享社會成果,整體提高社會地位,縮小貧困差距。
我國有約2400萬人患語言和聽力障礙的特殊群體,他們有大部分人的生活只能依靠手語進行交流;由于沒有手語翻譯很難融入社會。聾人在生活中窗口單位只有為其提供便利的手語服務和設立標識,他們才實現無障礙。
林圣愛與其他的殘疾人合作,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中普科技公司的支持下,把他們研發成功國際領先的最新科研成果《中國電子手語》軟件與視頻編輯技術結合,用“三維立體人”模型的動態手語替代真人做翻譯,為各種技能培訓、安全教育和普法的視頻配手語翻譯,讓聾人能“聽”懂手語教材和影視的劇情,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填補了他們創業需要的技能培訓手語教材空白,讓聾人通過學習安全和普法教育的手語教材,提升法律和安全知識。
說到自己的“事業”,林圣愛對記者表示:他的愿望就是讓“中國殘疾人網址大全”導航平臺為殘疾人了解各種信息咨詢提供支持、為殘疾人尋找創業的項目提供幫助、讓“中國電子手語”軟件和我們編輯的教材,真真正正打造成為聾人群體的“耳朵”,讓廣大殘疾人平等融入社會,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