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手機里的小彥伯很調(diào)皮。
火柴棒是我的最愛。
陳永杰背著小彥伯去驗血。
中國傳媒聯(lián)盟 據(jù) 網(wǎng)易新聞 訊:2014年的這個寒冬,對于山西稷山患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孩子陳彥伯和他的父母來說,是那么的寒冷,卻又是那么溫暖。自從微友、網(wǎng)友得知他患病的消息后,他的命運始終牽動著網(wǎng)友的心。正在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小彥伯病情發(fā)展如何?急需救命的80萬元善款籌集情況如何?12月13日,本報記者來到北京,他的父母說,這幾天,來自家鄉(xiāng)和社會各界的愛心,一直環(huán)抱溫暖著他們。200元、500元、2萬元……截至12月15日晚,山西省慈善總會和中華網(wǎng)山西頻道已經(jīng)收到社會各界定向捐贈給小彥伯的捐款達到98666元。 白血病男孩引發(fā)微友關注 “媽媽,這些小火柴真好玩,看我拼的這個圖漂亮嗎?” “媽媽,別哭,我不怕打針,也不怕抽血,我是堅強的小伙子!” …… 12月13日傍晚,北京車公莊大街1號院,小彥伯和父母臨時租住的小屋里,小彥伯正戴著一次性醫(yī)用口罩玩著火柴棒。數(shù)十根火柴,在他的手中,一會變成六邊形的圖案,一會變成數(shù)學等式。孩子的開心,引得一旁的媽媽也跟著露出難得的笑容。 “明天又要去驗血了,不知道孩子的病情會有怎樣的變化!”彥伯的爸爸陳永杰有些擔心。2年前的盛夏,一向身體很健康的小彥伯突然發(fā)燒,身上還出了許多紅疹子。父母以為是普通感冒,帶他到醫(yī)院輸了3天液,不見好轉(zhuǎn),一檢查,被確診患了急性髓系白血病。2年的治療中,九次骨穿,不計其數(shù)的藥物治療,孩子忍了過來,一次次地創(chuàng)造了生命奇跡。爺爺奶奶也拿出了一生的積蓄,父母也變賣了房、車等家里所有值錢的物件積極為他治療。今年10月,當父母再次帶著小彥伯來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復查時,大夫告訴他們:“孩子的基因發(fā)生突變,達到48%,而正常人應該為零。化療已經(jīng)不能控制病情,只能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挽救孩子的生命。如果造血干細胞配型移植手術不盡早實施,孩子可能只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 得知做造血干細胞手術可以挽救小彥伯的生命,全家人爭著為彥伯做了配型,就連他11歲的姐姐也伸出手臂。很幸運,11月底,爸爸的造血干細胞與小彥伯配型成功,吻合程度達六個點,可以通過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治療、改善他的病情。現(xiàn)在,只要再湊齊80萬元的移植手術費用,小彥伯就能與死神擦肩而過。 “我想上學,把爸爸媽媽的房子車子掙回來” 12月14日上午9時許,7歲的山西稷山男孩陳彥伯,由父親背著第18次到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血液兒科住院部驗血,為20多天后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做準備。 剛一走進兒科門診的樓道,排隊等待抽血的患兒一個接著一個。一名女護士看到小彥伯和他的父母,親切地和他打著招呼,將他的單子接了進去。隔著門上的窗戶,小彥伯一直看著里面的小病友。輪到他了,他推開門走了進去,坐在媽媽的腿上,主動將兩條胳膊上的袖子捋起,讓兩名護士尋找可以扎針的血管。 “因為抽血的次數(shù)太多,他手背上已經(jīng)沒有血管可以扎針了,胳膊上的血管也變得很細,醫(yī)生每次都很難找到合適的血管下針。他每次都會很配合地捋起袖子。”陳永杰說。 找見血管了,但血量太少,一名護士輕拍著小彥伯的胳膊,希望血液能流得順暢些。但還是不夠,護士打了一個“子彈”,勉強抽了不到0.5毫升,就抽不出來了。陳永杰夫婦趕緊將血送往急診室。 抽完血一個小時后才能拿到化驗結(jié)果。父母背著小彥伯回到了出租屋。自始至終,陳彥伯沒有哭泣。 雖然沒有上過一天小學,但小彥伯已經(jīng)從電視上認識了很多字。“我的愿望就是等我病好了,我想上學,學會本領,把爸爸媽媽的房子車子掙回來,再給爺爺奶奶買好吃的。”小彥伯說。 善款接收有如下三種方式: 1.山西省慈善總會定向捐助賬戶/開戶銀行: 工商銀行太原市漪汾街支行賬號: 0502207619200025724 (注:請務必在捐款備注欄注明“中華網(wǎng)山西”或者“陳彥伯”字樣) 2.支付寶賬號: 13303519528 3.中華網(wǎng)山西頻道編輯中心地址:太原市黨校路1號樓8層 本報記者 文秀為 文/圖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