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善聚中華》欄目(楊斌/文 代燦立/圖 民權報道)8月15日上午,為助力基層脫貧攻堅,經民權縣公益聯盟發起人代燦立組織,多家民權籍愛心企業參與,多名愛心志愿者志愿者支持,前往河南民權雙塔鎮小閣寺村慰問助力基層精準扶貧。 此次捐贈助力企業分別為:民權婭美特服飾有限公司、綠葉聚鑫團隊、民權公益聯盟志愿者等。 在駐村書記,村委及鎮領導的陪同組織下。他們與貧困戶親切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情況和生活情況,叮囑他們克服困難,樂觀面對生活,并為貧困戶送去價值8000多元新衣服、毛巾、香皂等物品。 參與活動的愛心企業負責人楊周閣表示,今后會繼續參與支持扶貧事業,以企業力所能及的行動幫扶更多貧困戶走出貧困,發家致富,這也是企業致富思源、不忘初心,積極回饋社會而義不容辭的責任。 企業代表民權婭美特服飾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民權婭美特服飾有限公司落戶民權致力于服裝代加工,研發新產品等。在當地服裝領域大手牽小手經營中,提供了多個工作就業崗位。解決了當地部分閑散勞動力就業。以后會更加支持公益,助力當地發展做質量信得過單位,有社會價值感的企業一直是民權婭美特服飾有限公司全體工作人員的初衷和方向。
據民權縣稅務局第三分局副局長李萬喜講述:自從稅務局與雙塔鎮小閣寺村結成幫扶對象,一直負責貧困戶。盡職盡責講奉獻 精準扶貧當先鋒。民權縣稅務局是民權縣稅務局駐雙塔鎮小閣寺村扶幫扶責任人,負責五戶貧困戶的幫扶工作。今天,能作為先進代表在此發言,我感到十分榮幸。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所有扶貧的一線同志,向一向以來關心我們、幫忙我們、支持我們的領導、同志和企業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李局長介紹回顧扶貧工作經歷,感觸很多,在這里我向大家匯報三點我個人的體會: 一是服從安排,是一個黨員對組織的忠誠。扶貧開始之初,領導找我談話,希望我到小閣寺村去扶貧。當時,我很猶豫,縣里收入壓力很大,工作千頭萬緒,年齡又大了,加之現在扶貧工作從粗放式、大水漫灌式轉變為精準滴灌式扶貧,任務更加艱巨,責任更加重大,我能做到工作扶貧兩不誤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我選擇了服從,愉快地接受了任務。因為我是黨員,既然是組織和領導安排的任務,不管份內份外都應該完成好。不圖名不圖利,只圖對得起組織對得起良心,只圖為貧困村和貧困村民早日脫貧盡一份責、出一份力。 二是克服困難,是一個黨員對自己的考驗。小閣寺村距離市區30多公里,我們辦公在村室,條件十分艱苦,夏天酷熱難當、蚊蟲叮咬,冬天嚴寒難熬。我們飲食也不正常,常常1、2點才吃中飯,7、8點才吃晚飯。記得是今年的7月7日,盛夏的中午,為了迎接檢查,我帶頭幫助貧困戶整理戶容戶貌,火辣辣的太陽毫不留情地炙烤著眼前的一切,我手握著掃帚在貧困戶院內打掃衛生,此時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蒸籠把我罩在里面,突然眼前一黑站立不穩,一下子癱倒在了地下,醒來以后才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的床上輸液。原來一起的同事張輝、趙志堅,見我暈倒在地,緊張地把他送到所在的鎮衛生院,經醫生講述病因天氣太熱,過多勞累而引起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領導和同志們都勸我回去修養,輸液過后的我仍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直到檢查結束。參加扶貧工作以來經常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也根本無法照顧家庭。家人難理解、同事難理解、朋友難理解,但是都沒有能夠動搖我堅持下去的決心,因為扶貧工作是黨的事業,克服困難,奉獻智慧與汗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是埋頭苦干,是一個黨員對使命的擔當。扶貧隊員是連接貧困村和后盾單位的橋梁紐帶,要當好調查員、聯絡員和服務員。我在農村工作多年,有一定的農村工作經驗,對農村有著深厚的感情,深知農民的疾苦,我早就在內心樹立了“扎根基層,服務農村”的理想信念。接手扶貧工作以來,我絲毫不敢懈怠,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精準識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入戶調查。貧困戶脫貧靠什么,困難是什么,期待是什么……,這些都需要我們去了解。駐村的日子,我每天挨家挨戶的走,因為我知道,只有真心實意和他們交朋友,他們自然對“你掏心窩子”。情況明了,底子清了,信息準了,我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措施,實施精準幫扶。 在任務面前,成績微不足道。2018年,是我縣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年,脫貧攻堅大會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良好的精神狀態、扎實的工作作風堅守崗位履行職責,為全面完成我局脫貧攻堅任務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通過此次捐贈慰問活動,使貧困戶針對脫貧更加有信心,基層脫貧攻堅戰一線工作人員更加堅定工作信念,不忘初心,勵志前行。(楊斌河南報道)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