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阿魯科爾沁旗社區實施“牽手計劃”的報告 (記者 ??? 通訊員 白駒)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盛夏,6月30日晚,北京市通州區春曉心理社會工作事務所(簡稱”春曉”)“牽手計劃”項目執行人員從北京出發,7月1日下午抵達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天山鎮,不顧旅途勞累,即與阿魯科爾沁旗民政局基層政權與社區建設股工作人員對接,拜見了民政局張彩霞副局長,展開了工作。 ![]() 調查研究 入駐工作 “春曉了解到,阿魯科爾沁旗是全國牧區社區建設的唯一試點單位,阿旗民政局今年的工作重點是牧區。民政局進行牧區社區建設面臨諸多困難,需要牽手機構提供建設性指導。目前,他們已完成58個自然村的宣傳欄設計,內容是社區的基本組織架構和職能,以及各村的社區特色建設。牧區社會工作滯后、社工人才奇缺,”春曉”計劃挑選1-2個重點村,推進社區建設的督導和社工人才的培訓工作。 7月2日上午,”春曉”人員與旗民政局張副局長和基政股包股長面談,說到了牧區的總體情況和現狀,以及牧區社區建設目前面臨的困境,探討了解決的思路。春曉也現場進行了督導,提出要包裝宣傳突出本地特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表現阿旗的民族風情和特色,鏈接北京等外部資源。張副局長表示高度認可,很受鼓舞,并提出請”春曉”提供一個全國農村或牧區社區建設的成功案例,以便實地考察。 ![]() 包股長帶領”春曉”社工人員到牧區的2個社區建設做得相對好的村子---十家段村、前崗臺村,進行了實地調研,與兩村的第一書記進行了交流,吸取經驗,深入溝通了社區建設的前瞻性思路。兩村書記表示非常歡迎北京牽手機構到村調研與交流,希望能邀請“春曉”到村組織活動和專業督導培訓。“春曉”計劃在兩村開展針對青少年和老人的小組活動。 “春曉”人員同張副局長到赤峰市紅山區考察了當地社區,學習對方社區建設的先進經驗。 7月4日開始,“春曉”項目人員入駐民政局,與基政股工作人員一起辦公,協助解決他們實際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社區建設、宣傳工作,均需要大量的信息資料整理和提煉,促進社區建設工作的系統化,將是未來共同辦公的重點。“春曉”牽手督導工作的重點放在社區檔案制度的整理、時間銀行管理制度的擬定,以及牧區社區建設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和推行上。 ![]() 深入牧區 體察民情 “春曉”人員深入牧區,與基政股工作人員一起走訪了阿旗一個蘇木的巴彥諾爾村。在村委會舉行了座談會,進行了社區督導,介紹了牽手計劃以及項目的實施內容和意義。民政人員臨時擔任了蒙語的翻譯工作,保證了與牧民們的溝通順暢。為了更進一步了解和體驗牧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對牧民家庭進行了入戶巡訪。 在牧民嘎拉桑道日吉家里,“春曉”人員了解到牧民的日常生活情況、生活習慣和基本經濟收入狀況。女主人阿日棍其其格展示了她的刺繡手藝和作品。“春曉”人員認識到牧民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計劃在牧民中開展針對老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小組活動。 “春曉”人員還走訪了相對富裕的牧民額爾敦達來家庭,了解到富裕牧民仍然被牛羊牲畜牢牢栓住,無法分出時間和精力進行其他的休假閑暇活動,或者從事其它更有創新性的事業。對此,“春曉”人員提出了為居民提供喘息服務的社會工作理念,以及在當地建立養殖網絡監控和牲畜專業代管服務的初步想法。 ![]() 發現亮點 模式推行 “春曉”人員還拜訪了該村自發組織的環保志愿服務隊隊長阿拉坦格日勒,這是該村社區建設的一大亮點,這個志愿服務隊平時幫助牧民進行垃圾分類、歸集,宣傳草原環保理念,每月還定期對村里的公共區域進行志愿的衛生清掃、垃圾處理工作,并取了個響亮的隊名“蔚藍的故鄉”,意為美麗家鄉自愿奉獻。阿格隊長30歲,志愿隊員都是20-30歲的本村年輕人,隊員大約20來人,其中有黨員。2017年志愿隊成立,近3年時間,隊員們默默的無私奉獻著。牧民們對他們的態度從懷疑、猶豫到逐步接納、歡迎。“春曉”認為應該大力扶持和培育這種志愿服務的自治組織,計劃對他們進行規范化督導,協助組織機構的正式掛牌成立、注冊和宣傳,樹立自治組織、志愿奉獻的故事典型,幫助其成立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建引領的社區服務,并對其進行社區服務的專業性進行培訓,適時在當地開展環保小組活動。 ![]() “春曉”人員還拜訪了巴彥諾爾村第一書記賀書記,交流探討了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途徑,該村已經開發上線了蒙文的自有牧產品銷售網站。“春曉”對牧區村落社區建設、社會資源的鏈接,包括網站的漢化以及電子商務營銷渠道和傳播宣傳路徑的建立進行了督導,計劃后期跟進這一模式的成功推行。 通過走訪交流,“春曉”人員從對接方的需求出發,密切結合當地牧區真實情況,與對接方一起解決實際問題,為保證牽手計劃項目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開啟了阿旗牧區社工人才的培養、專業督導工作、社會組織培育、老人服務的小組活動的良好開端。 ![]()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