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民主評價制度”已成為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簡稱“長鋼公司”)的一個熱詞。在4月舉行的全國總工會推進企業民主管理工作會議上,長鋼公司在創新、完善評價管理制度方面的實踐獲得了認可。“2009年是職工民主評價制度實施的第一年,長鋼即在消化上半年虧損4.5億元的前提下,當年實現盈利。”長鋼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郭士強說,“通過民主評價管理,嚴格控制采購成本,強化監督、管控與考核力度,最終為企業破解了發展難題,帶動了企業管理創新、經營創優、技術進步,使長鋼不僅在鋼鐵業的‘寒冬’中活了下來,還積蓄了企業轉型跨越發展的潛能。”
近年來,鋼鐵行業發展形勢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長鋼公司這個底子薄、負擔重、沒有先期積累的企業,更是面臨著重重考驗。潛力從內部挖起,通過搭建公開、公平、公正的監督平臺,動員全體干部職工參與企業管理。 通過先期調研,公司決策層找到了破題的切入點——成本管控。在鋼鐵企業,大宗原燃料及輔助材料采購成本占企業完全成本的80%左右,恰恰是最難管控的環節。采購供應環節監督審查機制不健全,對所購物品的質量和價格沒有嚴格有效的監督和制約,采購制度、合同管理形同虛設,人情采購、關系采購大量存在……這直接導致了采購價格虛高。如果能將占完全成本80%以上的大宗原燃料和輔助材料價格降至市場價格,長鋼將扭虧為盈。 找準了切入點,強化執行和決心,發端于采購供應領域的職工民主評價監督制度應運而生。 2008年11月24日,長鋼公司成立市場調研評價處,所有供銷合同在該處備案,負責對公司外購外銷物資進行市場調查、跟蹤監督。職工民主評價監督機制正式啟動。 2008年12月,《民主評價監督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從全公司基層工會推薦的398名職工代表中,篩選出63名政治、文化素質高、具備較高專業水平、具有較強參政議政能力的職工代表,組建了職工代表監督評價團,并進行了法律法規、專業知識、市場調研、評價技巧等相關培訓。進而通過“選取調研評價項目—市場調查—選定評委—邀請列席及旁聽人員—召開民主評價會—啟動調查問責”六個步驟,使職工代表都成為評判的主角。 隨著評價工作的展開,長鋼又先后出臺了《外購物資定價資料備案待評制度》、《調研評價管理考核細則》、《關于職工代表參與民主評價獎勵辦法》、《關于對民主評價會未通過相關人員的處理辦法》、定期優化評委等規章制度,將職工代表民主評價監督模式制度化、規范化。 截至2013年6月底,長鋼累計組織民主評價會25次,評價項目346個,被評價單位15個,涉及承辦人134人次,未通過項目99項、33人次,參與評價的職工代表及相關專業評委422人次。民主評價領域也由最初的采購價格監督評價,逐步拓展到外購物資性價比、合同規范、招投標管理、職工食堂飯菜質量等方面。 公司這套管理創新舉措行之有效。與2009年相比,僅2012年一年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就達到29.12億元。據介紹,大宗原燃料采購價格(到廠價)由2008年的高于行業平均水平(進口礦高387元/噸,冶金焦高110元/噸,煉焦煤高91元/噸,噴吹煤高92元/噸),變為2012年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進口礦低40元/噸,冶金焦低135元/噸,煉焦煤低110元/噸,噴吹煤低90元/噸),重點經濟技術指標行業排名大幅前移,部分關鍵經濟技術指標進入行業前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 創新管理出效益,長鋼的實踐證明了這一點。“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加強企業的管理創新。” 郭士強說,“真正相信職工、真誠依靠職工,讓他們參與管理、創新理念、貢獻才智,就能促進企業科學發展與和諧穩定。”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