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力系統最大職工持股企業魯能集團悄然改制,完成私有化。有消息稱,兩家被稱為“絕密中的絕密”的公司以37.3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這家擁有總資產738.05億元的山東第一大企業。 據《財經》雜志報道,魯能集團原為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下屬的“三產多經”企業(電力行業內部對“三產”和多種經營公司的通稱),如今其總規模不僅超過原母體山東電力集團,也超過勝利油田、兗州煤礦、海爾集團等其他知名本地企業巨頭。據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截至2005年底的數據,魯能集團以總資產738.05億元傲居山東企業第一。 據報道,很少有人知道,魯能集團數年前已不是國有企業,主要由具有壟斷地位的電網系統職工控股;同時也更少人知道,魯能集團如今已經完成私有化:在內部人士的嚴密運籌之下,職工退股已經基本完成,兩家位于北京的企業——北京首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首大能源)和北京國源聯合有限公司(下稱國源聯合)——已獲得魯能集團91.6%的股份。 兩家公司收購總價格約為37.3億元。魯能集團股權的作價依據為魯能集團截至2005年底的賬面凈值,并且減去了魯能集團向股東支付的2005年度現金紅利。 魯能集團悄然改制 據悉,在魯能內部,北京兩家私人企業入主魯能集團的說法早就悄悄流傳,但長期以來,無人知曉是哪兩家公司,更不清楚是用什么價格、什么方式轉讓股權。即便到了2006年下半年,魯能集團股權轉讓及相關的股權變更手續完成以后,這一消息仍然被嚴密封鎖。 與此同時,中央國資委、國家電監會等部門的高級官員也表示,迄今沒有接到魯能集團股權轉讓的報批文件。然而,新晉股東絕對控股魯能集團,早在半年前就已成為現實,有關工商登記變更業已完成。 據山東省工商局資料顯示,北京首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源聯合有限公司于2006年5月獲得了當時魯能集團35.77億股本中的91.6%。魯能集團五十家股東中,除三家公司,其余股東均已完成職工退股,隨即將所持魯能集團股權悉數以凈值作價轉讓。其中,山東省電力工會委員會(當時名稱為中國水利水電工會山東電力委員會,下稱山東電力工會)持有的31.52%股權轉讓給首大能源;其余46家股東合計持有60.09%的股份則轉讓給國源聯合。 據報道,魯能集團新一屆董事會亦已正式產生,在九人董事會中,北京的兩家私企占據五席。 兩家神秘私企完成資金大挪移 目前控股魯能集團的新股東國源聯合(增資后持股57.29%)、首大能源(增資后持股38.59%)均注冊于北京。從公開資料上看,首大能源主營新能源與節能設備開發。成立后比較大規模的投資,是與北京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投資1.5億元,組建延慶、懷柔、順義等三家自來水公司。 與首大能源相比,魯能的新晉大股東國源聯合更為“神秘”。據熟悉電力行業的投資人士透露,國源聯合是在近期“突然冒出來的”公司,其高管有很多是魯能集團的人派駐而來,管理層做派極具“國企的風格”,其車房等待遇也是按照國企的級別標準分配。 所有公開資料的資料僅顯示,國源聯合成立于2004年3月,原名北京空港天誠置業有限公司(下稱空港天誠),2006年5月更名為國源聯合,董事長從王鷷變更為彭少希,注冊資金也從3000萬元猛增至7億元——這與魯能集團6月宣布增資擴股后新晉股東的一期付款相當;三個月后,注冊資金再度猛增至25億元。 整宗交易的撲朔迷離之處在于,2006年年中,魯能集團股權重組關鍵時刻之前之后,不僅在直接入股的“戰略投資者”國源聯合的層次上,而且在國源聯合本身股權鏈條的各個環節上,都頻發重大股權變動。特別是2006年間入股魯能前后股權變動頻繁,幾乎是每月一變,先后于2006年5月、6月及9月三度發生股權變更。最終,新時代信托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時代信托)、大連通易新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通易新達)各持股95%和5%。國源聯合董事長最終由李彬出任,后者還出任魯能集團新一屆董事會董事。
專家:切斷壟斷血脈 避免最壞的私有化 據報道,電力職工持股企業的私有化進程一直就沒有停下來過。在巨大利益驅動下,盡管中央政府發文堵截,各地電力職工持股的浪潮卻愈演愈烈,以魯能為代表的私有化也已在悄然進行。 專家表示,作為影響最大的案例,魯能在全國的“示范效應”不容低估。這股非規范的私有化的暗流也說明,如果不及早將其納入規范程序,電力(電網)職工持股企業的私有化,很可能最終導致壟斷利潤以不公正的方式集中到少數人手中的結果。 專家稱,全國電力職工持股企業,以魯能為最大。對于魯能非規范私有化路徑的處理,不僅關乎數百億資產的走向,更關系到電力體制改革的進展。對于處于僵持狀態的電力改革而言,清退電力職工持股是一次改革契機,運作得當將有效推動電力市場主體的股權多元化,運作失誤則將大大改變中國電力市場的勢力格局,甚至重返“廠網不分”的舊壟斷體系。對決策者而言,盡快確立一個公開透明、規范有序的職工退股機制,已刻不容緩。 中媒聯動★傳媒聯盟 據 中華網 民生在線 http://www.minshengzaixian.com/lcjr/2014-01-15/27338.html 綜合報道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