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隊 大智囊 ——北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見聞
細雨紛飛,海風輕拂,初春的北海,空氣里帶有那么一絲絲清冽的涼意。但是,走進北海市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卻讓人不禁激情澎湃、熱血沸騰。一個又一個勞模工作室的創新成果、一名又一名勞模的創新精神,恰如冬日的陽光,不僅耀眼,還喚醒著每一個人的奮斗活力。 北海中支:揮動金融服務的翅膀 走進中國人民銀行北海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北海中支)的創新勞模工作室,聽了該中支黨委委員、工委主任楊連兵的介紹,才知道像人民銀行這個嚴肅而神秘的地方,也可以通過創新勞模工作室,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 楊連兵告訴記者,有了勞模創新工作室,我們的勞模便有了二次施展自身才能、釋放自身能量的舞臺。他們積極鉆研,齊心協力,為北海中支的金融服務探索出了許多新的思路和方式。 在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推動下,北海中支加強金融“生態”建設,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針對北海市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該中支牽頭組織實施“信用園區建設及誠信中小企業融資培育計劃”,確定首批70家企業納入培植、53家企業納入信貸拓展;積極向轄區金融機構推薦第四批“誠信中小企業”名單20家,引導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融資開辟綠色金融通道;配合政府實施“引銀入北”工程,新增1家金融機構。這些實打實的措施,為促進北海市金融環境不斷改善、維護金融的持續性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了保護農民朋友特別是農民工朋友的利益,勞模創新工作室還提出并促成了多項服務舉措:開展農民工貼息服務,為農民朋友提供便捷支付工具,在農村安裝ATM機和POS機,努力把支付服務延伸到鄉鎮乃至行政村。 廉州中學:助推青春夢想啟航 廉州中學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是在北海市總工會的關懷和幫助下于2012年年初成立的,工作室以廉州中學副校長周懷慷的名字命名,傳遞著像周懷慷一樣在教學中勤勤懇懇、樂于奉獻、大膽創新的教學領軍人物的精神。 廉州中學的“周懷慷勞模創新工作室”布置非常簡單,沒有過多的裝飾,除了墻上掛著的工作室的相關介紹資料,只有一塊長長的展示牌,上面記錄著2013年考上大學的1699名畢業生的錄取情況。這個長長的榮譽榜,是對廉州中學全體教職工最好的褒獎,也是對廉州中學創新勞模工作室最有力的肯定。 據該工作室顧問羅世符介紹,廉州中學的創新勞模工作室有23名成員,囊括了廉州中學各個教學科目的學科帶頭人。他們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臺,按學科類別成立了9個創新課題小組,在各個學科領域展開深入的研究、探討和交流,促進了專業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突破。 2013年高考,廉州中學捷報頻傳:上一本396人,比上年增加49人,一本上線人數位居北海市全市第一;上二本以上1323人,比上年增加35人,本科以上上線率93.5%。理科畢業生吳尚鴻以廣西第三名、北海市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 北海航標處:點亮安全航海的燈塔 北海航標處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于2013年6月,是以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李仕斌的名字命名的。據北海航標處黨組書記、高級工程師唐承源介紹,該航標處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員由市級以上的先進勞動者、技術能手和北海航標處技術攻關小組的主要成員組成。他們不僅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扎實的專業知識,而且富有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的創新精神。在李仕斌航保技術創新工作室的努力下,該航標處已經成功研制出“防盜鎖”、“防盜電池箱”、“錨鏈除銹機”、“玻璃鋼外襯浮鼓”、“玻璃鋼望板”五項創新技術,并獲得了國家專利。此外,他們還攻克了航標夾持船夾臂不同步的技術難關,完成了利用DGPS差分系統播發北斗星的實驗,現在正在正式安裝使用。 “創新勞模工作室是一個集思廣益、創新爭優的好平臺,目前我們北海市已經成功搭建了十四個這樣的平臺”,北海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次的北海之行,記者切身體會到了創新勞模工作室的魅力所在。正如這位負責人所說,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不僅可以發揮勞模的創新示范引領作用,而且通過“勞模創新工作室”這一有效載體,一大批愛崗敬業、勤奮鉆研、勇于創新的知識型、技術型人才共同出謀劃策、共同創新爭優,形成一個又一個“智囊團”,為北海市各行各業特別是三大產業的迅猛發展充分發揮出工人階級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