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國際在線消息:3月7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就“商務發展與對外開放”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國際在線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于中國外貿情況的。您剛剛也提到,2013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但是有說法稱我們現在還不是第一強國,請問您對此怎么看?另外我們采訪的一些企業也透露,今年2月的外貿情況并不樂觀,請問您如何判斷2014年整體的外貿形勢?謝謝。 [高虎城]: 中國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應當說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對外開放發展進程當中的一件大事,是一個帶有標志性的歷史事件。實際上大家知道,中國近幾年已經是一個貿易大國了,但是作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仍然是一個標志,因為這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表現。 [高虎城]: 如果按照我們現在掌握的資料來看,4.16萬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約占2013年全球貿易的12%,中國已經成為12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此外,大家可能注意到,中國在去年的4.16萬億進出口總額當中有將近2萬億的進口,這對全球的經濟增長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高虎城]: 另外,就國內而言,2萬多億美元的出口,為國內的就業和稅收乃至于各個方面的經濟發展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就拿就業而言,據我們不完全統計,我們國家7億多就業人口當中大概4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是直接和間接地從事對外貿易的。我們看到這個變化的同時,有一個事實也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是一個貿易大國,但并不是貿易強國。這主要在幾方面,我們的出口產品當中,絕大部分附加值比較低,自有品牌比較少,在全球的營銷網絡和營銷方式也是比較滯后的。這是我們下一步由一個貿易大國邁向貿易強國當中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實際上是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過程。 [高虎城]: 可喜的是,現在中國的企業面對這樣的壓力和變化,都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不斷地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更多地在結構調整方面,在提高附加值方面下工夫,這使我們對下一步的發展還是充滿信心的。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