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明通新聞專線 訊 似乎不論硬件制造行業,或一貫風起云涌的互聯網行業,裁員、打包出售都成為近期的主旋律,從巔峰時期的10億美金估值跌落到如今的1.5億美元,設計電商Fab迎來短暫的句點。而究其原因,卻不禁讓人轉身看到回歸自營產品的凡客。 對于任何電商渠道而言,從單一品類切入并快速擴張的過程中,想要保持住自己的特色,發展不失衡,也是并不容易的。從Fab與Vancl相互寫照的類似經歷看來更尤為明顯,地基尚未扎實的大廈一邊迅速拔地而起,一邊開始積累隱憂,直至量變。畢竟,商品及頁面傳達出來的特色,有著一群核心人群的品味來做背書,越跑越快的馬車究竟該怎樣控制? 在這方面,國內分眾人群內非常著名的潮流電商YOHO!有貨則另辟蹊徑,巧妙地避開了“快速擴張品類與保持原始特色”這道關卡。YOHO!有貨總裁鈕叢笑認為,對于擴張戰略而言,并非只有從單一品類快速走向四角俱全這一條道路。 或者也可以稱之為一種幸運,YOHO!有貨的上線本是由于YOHO!集團在經營旗下媒體平面雜志《YOHO!潮流志》與YOHO.CN社區時敏銳地捕捉到了國內潮流人群強烈的潛在購物需求,同時,那一時期對應的市場還仍是一片空白。占領了分眾中的一塊領地后,YOHO!有貨集合了業內資深專業團隊、迅速完善倉儲物流與配套規范流程,走上了快速崛起的道路。 如何定義潮流?誰來預測及敲定下一季的流行趨勢?這些是YOHO!有貨需要面臨的比較獨特的問題。召集并信任買手則成為YOHO!有貨保持核心潮流調性的不二法門。緊接著,經營鞋服與部分創意家居產品出發的YOHO!有貨,也站在了如何擴張的交叉路口。其分眾電商的核心屬性無疑將路線指向了“圍繞目標客戶群、打造統一潮流調性”的lifestyle服務上,這樣,YOHO!有貨就只會引入所有品類中潮人會熱衷的那幾款,間接地維護了自身網站的調性一致。 據悉,YOHO!有貨目前已經在南京籌措資金搭建國內首個潮流實體體驗店,并已計劃與其他行業伙伴合作打造潮流專屬旅行路線、潮流信用卡與其他服務體驗產品。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