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焦點視界 訊 從1997年 IBM在ChinaByte上為S400宣傳花費3000美元發布的第一則互聯網廣告誕生,到艾瑞發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中國網絡廣告市場規模已達到381.5億元。中國互聯網廣告短短十幾年經歷了高速的成長! 互聯網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及消費習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依賴互聯網帶來的高效和海量信息。當廣告主看到互聯網廣告的高盈利后,開始利用在網站、搜索引擎、視頻、文章等網絡資源中植入鏈接、圖片、彈窗信息等內容的方式向網民推送廣告。然而當越來越多的廣告不分時間、地點、網民需求出現在網民瀏覽的頁面時,互聯網廣告從最初給網民的新鮮感慢慢淪為在瀏覽互聯網過程中最討厭遇到的事!如何跳脫傳統互聯網廣告的投放方式為網民提供即刻需要的精準廣告,改善糟糕的用戶體驗成了當下網站及廣告行業的研究新方向。 ![]() 網民真正排斥的是“欺騙和打擾”的強暴式廣告!未來廣告的發展趨勢是更加精準、更有針對性、更有益、更個性化。它應該不像廣告,而是一種幫助,提供一種真正有用的信息和當下所需的服務,而不是敲門上來的推銷。以斑馬精準為代表的運營商精準類廣告投放方式的出現順應了廣告發展趨勢,以網民當下的瀏覽需求為出發點,提供符合其瀏覽意圖的信息。打破了固有的信息接觸步驟和習慣,提供了信息觸達目標受眾的捷徑! ![]() 運營商精準類廣告投放方式完全以網民當下瀏覽需求為依據。以斑馬精準為例,當網民有瀏覽某網頁需求時,此請求必先經過運營商的篩查與判定,與此同時識別出當下網民欲瀏覽的信息類型,再將與此內容相關聯的服務信息發送給該網民!廣告信息與網民瀏覽意向高度吻合,超越了以往簡單粗暴的單方向信息傳播模式,提供了一種近乎量身定制的信息推送服務,更貼心準確,減少了廣告信息與頁面內容的沖突及違和感,極大的降低了受眾對廣告的排斥和忽視。 然而廣告終究是廣告,它的存在本就是為了創造信息流通的捷徑。無論何種形式的廣告,創造它的人——廣告主的初衷就是為了讓目標受眾能接觸到自己產品品牌信息。因此理智的講,我們要做的不是杜絕廣告,而是避免“打擾”類廣告、“強制性”廣告,這種廣告非但不能促動消費意向甚至更有可能產生反感;既然廣告非看不可,何不讓它成為“幫助性”廣告、提供即刻所需的信息與服務,將意圖瀏覽的內容與廣告傳達的信息反差降至最低,這樣的廣告才是不會被排斥的、自然的、接觸體驗良好的優質廣告。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