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投資推介活動回顧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廣西商務網 訊
十年攜手共進,十載耕耘收獲。
從2004年到2014年,中國—東盟博覽會已經走過了十個春夏秋冬。今年更是由“黃金十年”邁向“鉆石十年”的開局之年。回首十年,中國—東盟博覽會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中國與東盟等國家和地區的合作與發展提供了直接交流對接的平臺。
十年,投資促進活動已經從摸索階段走向成熟,已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范圍內最權威、最專業、最全面、最及時的投資信息發布平臺。十屆博覽會,投資促進活動已經舉辦了近四百場投資推介活動,30余位國家領導人出席,200位部級領導,50000余位國內外嘉賓,60000多位參展參會客商。
搭平臺 強服務 提升核心競爭力
十年來,投資促進活動一直以服務為宗旨,積極搭建多邊交流合作大平臺,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相互之間的雙向投資,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
從服務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上看,隨著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和《投資協議》簽署。博覽會投資促進活動通過商品展示和交流、商業配對和貿易配對服務,為中國和東盟各國商品的生產與消費之間搭建橋梁,促進了雙邊貿易合作。中國已經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也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而雙向投資上,廣西對東盟投資呈現跨越式增長,東盟則是廣西利用外資第二大來源地。
從服務東盟國家上看,每一屆博覽會上,東盟國家都會借助投資促進活動,宣傳各國的投資環境和項目,吸引廣大投資商落戶東盟國家,以推動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據統計,十屆博覽會以來,東盟國家舉辦的投資推介會達到114場,占全部推介會的近三分之一。其中,多屆博覽會上,各國分別舉辦了多場國家推介會,來滿足源源不斷的客商。正如馬來西亞檳城進出口商公會的負責人在第六屆博覽會參加投資推介會上所說的:“參加本次推介會反應強烈,檳城采購團的采購訂單達2億多元人民幣,明年我們還將來博覽會舉辦采購團對接會。”
此外,投資促進活動還為國內各省市與東盟國家之間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新平臺。十屆博覽會,已有20余個國內省市地區舉辦相關推介會,向東盟國家介紹了當地的經濟環境,還為企業提供走出去的機遇,收獲頗豐。如第八屆博覽會期間舉辦的“安徽企業與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對接會”上,11家安徽企業與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進行了面對面的對接和交流。作為北京參會商之一,同方威視股份有限公司企劃主管喬改霞表示:“我們正在尋求在港口上面的企業,了解他們的需求,所以說博覽會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聚合力 促發展 區域合作添動力
從2004年以來,投資促進活動圍繞自貿區建設和發展進程,對中國與東盟擴大雙邊貿易和相互投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效地推動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與發展。同時,次區域合作經過十年的務實推動,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佳績,成為中國-東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斷提升的一個鮮明特色。
據了解,第三屆博覽會期間舉辦的“連接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構建中國與東盟陸路快速通道”專題介紹會等投資促進活動,通過積極探討構建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的作用和意義,增進了交流、加深了了解,吸引了中國和東盟各界的廣泛關注。
第五屆博覽會,中國和泛北合作各方召開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聯合專家組第二次工作會議,重點討論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的主題、合作領域和合作機制等,確定泛北合作聯合專家組工作方案,正式建立泛北部灣合作機制。
第八屆博覽會期間,“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情況交流會”上,雙方在“加快合作區域建設進度”、“加快跨境通道建設”、“推動一站式通關”、“加強人力資源交流合作”、“建立定期會晤機制”等九個方面達成廣泛共識。
“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投資合作圓桌會”上,來自中國和東盟十國的投促機構官員以深化產業合作,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為主題開展了一場風云對話,會上,各方共同制訂了“促進產業合作5年發展路線圖”。
自2004年以來,在中國與東盟各方積極參與和大力推動下,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南寧-新加坡走廊經濟帶合作、中越“兩廊一圈”合作從概念走向共識,又從共識走向實踐,再從實踐走向突破,日漸成為中國-東盟次區域的成功典范。
保特色 重創新 投資推介增活力
創新,是保持特色和活力的源泉。縱觀歷屆博覽會,投資促進活動始終保持創新的態度,從新的合作概念的提出,到新領域的拓展,真正將“新”運用到實際之中。
第四屆博覽會提出“中國-東盟‘一軸兩翼’、泛北部灣合作規劃與思路”,第九屆提出中馬“兩國兩園”,第十屆提出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小試驗、大戰略”、“小邊城、大優勢”、“小平臺、大前景”等等,一系列新概念的不斷提出,吸引了歷屆參會嘉賓。
而實踐證明,這些概念的提出不僅僅停留于構想之中,以中馬“兩國雙園”為例,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和馬中關丹產業園區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建之中,相關的基礎建設已經完畢。中馬欽州產業園區目前共有明確入園意向項目16個,總投資額192億元,希望簽署入園意向企業30多家,預計投資超過600億元。
緊跟時代發展,積極開拓新領域內的合作,是投資促進活動保持活力的方法之一。能源環保、物聯網、航天技術產業等新興產業頻頻亮相,讓許多高科技企業備受矚目。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北斗衛星導航產業國際投資與合作論壇”是第一次引進的航天技術產業推介會,有望促進航天經濟在廣西及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群的發展。此外,第十屆博覽會中,“中國-東盟技術轉移與創新合作大會”發布了一大批涉及可再生能源、農業、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領域的項目,加快了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新技術的對接和轉移。
除了內容上豐富多彩外,推介形式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第六屆博覽會,除了雙向投資環境整體推介外,還包括了園區建設、商貿采購、旅游等專項推介;第十屆博覽會,除傳統投資推介會,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鑒賞會、研討會、洽談會等。部分活動還穿插了才藝展示、模特走秀、觀眾體驗互動等環節,為企業與商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營造了輕松和愉悅的氛圍。“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咖啡品鑒會”上,現場咖啡表演、咖啡知識有獎問答、觀眾體驗等饒有趣味互動,使得觀眾參與踴躍,現場氣氛熱烈,活動效果倍增。
十年來,投資促進活動以其強大的創新能力,備受東盟各國以及多方參會參展商們的關注。保持活力,積極創新,是十年來投資促進活動用實踐收獲的成果之一。
強基礎 建支點 彰顯廣西硬實力
廣西作為中國對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連接多區域的國際大通道、交流大橋梁、合作大平臺,加強自身的硬實力十分重要。十年來,投資促進活動舉辦了近百場廣西專場推介會,積極助力廣西自身基礎的發展。
第八屆博覽會上,崇左市在推介會上與中中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大新 <http://www.gx.xinhuanet.com/dtzx/dxwz/index.htm>中信布東錳生態工業園建設項目,為提高崇左的經濟實力做出貢獻。
第十屆博覽會,廣西更是舉辦了21場推介會,中央直屬企業以及世界五百強企業紛紛與廣西本土企業合作,在八桂大地上進行投資合作。
2013年9月,李克強總理提出,要將廣西打造成中南、西南地區開放發展新戰略支點。中國—東盟博覽會投資促進活動作為匯聚多方資源合作平臺,為中南、西南地區“走出去”提供直接交流對接的機會。
2004至2013年,廣西對東盟投資數由370萬美元增加到24762萬美元,年均增長59.5%。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由911萬美元增加到29536萬美元,年均增長47%。東盟已連續多年成為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成為廣西第二大利用外資來源地和廣西企業“走出去”的重點地區。
此外,港澳臺地區的積極參與也推動廣西戰略支點建設。回顧歷屆博覽會,共有50家以上香港企業參展參會。香港以及澳門等地區的投資局官員均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參與博覽會,并組織更多的港澳企業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而臺灣地區也在第十屆博覽會上首設“臺灣精品館”,積極組織臺商參與投資促進活動之中。
數據表明,香港以388個項目、總投資210億美元成為連續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最大的投資來源地區。廣西已經成為香港地區面向東盟國家的重要支點。
八方客 聚邕城 投資促進展魅力
投資促進活動以其強大的影響力,還吸引了法國、德國、加拿大、土耳其、荷蘭、韓國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6萬名境外采購商和30多萬名參展參會商。中國-東盟博覽會投資促進活動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愈發強大。
據了解,法國從第五屆博覽會開始,連續3年舉辦推介活動,僅第九屆博覽會期間就舉辦3場。第八屆博覽會期間,加拿大首次舉辦國家推介會,這也是發達國家第一次利用博覽會平臺舉辦國家推介會。此外,韓國、香港、臺灣等亞洲國家和地區也競相亮相。
此外,“2013世界500強企業八桂行投資合作圓桌會議”還吸引了匯豐銀行、亞馬遜公司、西門子公司等3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參會,廣西本土企業與世界500強進行了一場風云對話。“第十屆中國—東盟博覽會‘10+6’企業家交流會”上,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韓國、印度以及東盟10國的企業家與中國企業家開展了深入交流。
投資促進活動的魅力愈發明顯,正如在第八屆博覽會期間舉辦的“投資促進國際經驗和最佳實踐研討會”上,德國技術合作公司駐華副總代表施泰格所說:“從2004年以來,我幾乎每年都來參加中國-東盟博覽會。我們德國跟中國合作、跟廣西合作,是因為看中了東盟市場,看中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泛北部灣經濟圈的投資環境,我們對合作非常有信心,尤其是對廣西非常有信心。”(石孟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