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華新聞網 訊: 進口酒近年來在國內的“井噴”之勢已是不可阻擋,但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一系列問題,比如市場混亂、假酒橫行、山寨酒沖擊市場等等。在此背景下,葡萄酒直銷或成為全新的營銷方式。
業內:價格過低紅酒恐非真品
“一瓶原瓶進口葡萄酒要包含生產商成本、海運費、保險費、關稅、港口費用、貿易商利潤等多項成本,而進口葡萄酒到達消費者手里,要經過進口商、省級代理、市級代理、批發商、終端銷售商等幾個中間渠道。因此,消費者不太可能以二三十甚至幾塊錢的廉價購買到真正的進口葡萄酒。”近日,記者在某大型商場的酒類專賣店內,經營進口紅酒生意近10年的李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進口紅酒:亂象叢生,行業趨待規范
據了解,目前在國內市場中的假紅酒一種是從原料到包裝,全部國內生產,然后貼上進口標簽。據央視此前的曝光,這種“葡萄酒”大部分是在比較僻遠地區的小作坊內,用葡萄酒汁加上水和各種香精、添加劑等制成,一般很容易鑒別。
另外一種情況是,經銷商進口國外酒莊的原漿,然后進行勾兌加工。這類生產商往往在公海進行勾兌,然后將“勾兌酒”灌入貼有進口葡萄酒商標的酒瓶后,再冒充進口酒進入海關檢驗、完稅,再銷往各個市場。這類公海勾兌的假酒,瓶子有可能是真的,酒漿也是進口的,即使開瓶試喝也需懂酒的人才能鑒別出來。
最為“真假難辨”的情況則是,一些進口紅酒并不是假酒,它們有著正宗的進口“血統”,所有生產流程也在國外完成,是真正的進口酒,但這一類酒在國外的貨架上銷售,售價在1歐元以下,進口后就搖身一變成了售價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檔紅酒。
記者也走訪了多家私營紅酒酒莊和酒店批發門店等紅酒零售渠道,在大大小小的門店中,貨架上都擺放著品類繁多的產品,紅酒的售價也從上千元至幾十元不等。一位經銷拉菲等高檔進口紅酒的經銷商則直言不諱的告訴記者,他手中的拉菲紅酒有的是從法國直接采購的,也有從南非等地代購的,還有是國內經銷商供貨的,并且都能提供各種證明,都算正牌的“拉菲”,“我每年能出手將近50瓶拉菲紅酒,最起碼我能保證我手里的酒瓶子都是真的,酒都是從海外灌裝的。”
發展:保稅倉庫直銷成經銷商新選擇
面對相對混亂的國內紅酒市場,消費者如何買到真真正正價格低廉的進口紅酒,正規的進口紅酒代理商又該如何布局企業的發展市場呢?海偉酒類交易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保稅區直銷的方式將成為紅酒的全新銷售模式。”
通過了解,目前市場上的原瓶裝進口紅酒,不少是從上海、深圳、寧波等地上岸,經過省級代理、市級代理、區級代理等多種從代理商“過手”后,才最終流入消費市場。這種情況下,不僅價格較高,而且質量也不可控。
在這一背景下,海偉酒類交易平臺創新模式應運而生,改變國際貿易交易點,把保稅貿易、自由貿易與傳統貿易融為一體,會員制直銷,在全國各區(縣)建立直銷中心,把國際酒莊倉庫直接搬到各保稅區恒溫倉庫統一儲存、保管,國內直銷中心只要按照需求訂貨即可,產品流通無任何中間環節,將直接配送到全國各直銷中心,以便消費者直接采購。這樣的流通方式不僅保證品質,更大大降低酒類產品價格。
業內人士同時分析指出,隨著新一代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葡萄酒也應逐漸擺脫以往的“刻板”形象,更多地出現在休閑下午茶、朋友小聚、野餐等輕松環境,對于經銷商而言,干紅、干白、桃紅、果味、起泡等不同口味的“輕時代”葡萄酒的布局也將成為一種新的進口選擇。 海偉酒類交易市場 趙平 吳靜兒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