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新北青網 訊:隨著手機4G時代的開啟,移動互聯網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的新型互聯網形態。在營銷應用領域,有別于傳統的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因攜帶移動設備更便利、獲取信息更快捷,而能夠覆蓋輻射到更廣泛的受眾群。截止至2014年初,我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已達8.38億用戶,占總體網民的八成,而手機早已成為第一大上網終端。
難怪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近年來不斷忙著拓寬手機客戶端的市場,PC互聯網獨尊的時代已經過去,移動端網絡流量的搶奪成為新的目標。就像各大門戶網站曾經占據著PC互聯網的流量關口一般,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由于手機自身的通訊、娛樂特點,QQ、新浪微博、微信、手機游戲等軟件應用一度是流量最主要的輸出通道。
現下已經有不少廣告主選擇將營銷投資轉移到移動互聯網上來,其中以微信、微博、空間的營銷手段最為常見。囿于各自的社交應用特色,他們三者在具體營銷方式上的表現又各有不同。下面筆者將來盤點盤點傳播易平臺上這三種最為廣告主所青睞的移動端營銷方式。
微信相對于微博、QQ來說是時下最受人歡迎的社交軟件,其朋友圈營銷更是以其“精準的營銷定位”為廣告主們在尋找特定消費群時節省了不少花銷。如果說朋友圈營銷像是釣魚,目的旨在尋找精準的受眾群,那么微信公眾平臺則像是在織網,為了網羅那些合作或購買意向強烈的受眾而精心編織的大網。在營銷初期,朋友圈營銷的產品定位很重要,這關系到后期公眾平臺內容推送的變現率。
每年熱門的網絡新詞、段子有多半來自于微博,從這點就足以想見微博在輿論方面的風向標作用。經過幾年的沉淀,微博營銷的手段也變得越來越成熟。拿加多寶涼茶在微博上為“中國好聲音”做的一系列話題營銷來說,每周一期制造的生活小場景,不僅貼合“好聲音”觀眾的娛樂心理,也巧妙地將加多寶與“好聲音”捆綁在一起,兩者的“品牌效應”同時都得到了放大。除了依托知名節目的造勢,傳播易平臺上的大V微博賬號往往是營銷借力最經濟的方式之一。 即便現下最潮流的資訊從來不曾出自QQ空間,但QQ這款社交軟件卻幾乎人人都在使用,基于此QQ空間的用戶粘著性還是相當高的。加之,騰訊在QQ、QQ空間客戶端軟件更新速度方面從不怠慢,用戶體驗這一塊還是栓住了不少移動端的用戶。與微信、微博相比,空間的優勢在于不但可以發140字內的說說,也能發布多圖長篇的日志,個人主頁作為一個全面的展示平臺,可以延展的營銷內容更豐富。現在手機QQ與手機號的綁定功能,也漸漸在使移動端用戶的變現率提高。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