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鄂州市金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位于鄂州市偏遠的梁子湖區太和鎮,這個從鄂州市輕工鑄鋼廠破產的“廢墟”中崛起的民營企業。在董事長兼總經理總經理熊金華的帶領下,短短兩年時間,熊金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金海機械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使金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迅速發展到擁有員工40人,其中下崗職工35人,安排待業青年5人。公司也成為鄂州市內最大的電瓷配件生產和研發企業,固定資產達200余萬元。 2009年該公司年產值達300萬元,完成稅收5多萬元。公司產品不僅暢銷省內,還遠銷到遼寧、陜西、江西、廣東等16個省市區。其中,他主持參與研發不銹綱螺旋葉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經成為德國進口練泥機的電瓷機械配件替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
鄂州市輕工鑄鋼廠是一個集體所有制企業,已經停產長達4年之久,111名工人全部回家失業。拖欠退休工人工資40個月,在職工人工資20個月,累計達48萬。2007年12月,鄂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對輕工鑄鋼廠進行改制,將位于太和鎮繁華鬧市區廠區進行拍賣,用于安置下崗職工。深圳一家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老板獲悉熊金華買斷后,多次要高薪聘請到他公司當廠長,年薪10余萬,熊金華婉言謝絕了。熊金華這個從18歲就進入鄂州市輕工鑄鋼廠當工人,先后鑄鋼廠工作30年的硬漢子,眼看停產后工人們為了生存四處奔波,他的身心在隱隱陣痛。他說:“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在這個時候,我有責任帶領大家走出困境”。
疾風知道勁草、烈火煉真金。2008年元月,在鄂州市和梁子湖區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熊金華回到了他的村莊太和鎮子壇村,與同廠的幾個下崗職工一起創業。經過多方籌集資金200余萬元,太和鎮子壇村征地15畝,興建現代化的廠房5棟,車間面積800平方米。從外地采購來機床、插床、蒸汽加溫的機械設備15臺套,改善工藝流程,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目的。作為機械制造公司技術方面的一個帶頭人,熊金華深知一個人作用再大也是有限的,只有把身邊每一個人的潛在能量都開發和釋放出來,充分發揮團隊的智慧與力量,工作中才會煥發出勃勃的生機。為開發有市場前途的產品,熊金華買會電腦上網了解國際國內市場行情,經常到武漢大專院校請教專家教授。工廠建立后,先后開發出蠟模碳鋼件和不銹鋼件,以及砂型碳鋼件和不銹鋼件等6種產品。銷售是關鍵。為了盡快打開銷路,他與同事有大半年不在家,在全國各地跑銷售。為了節約成本,坐火車要硬座,住宿找便宜的旅社、吃飯用快餐。一次,熊金華出差到陜西西安,聽說西安西電高壓電瓷有限公司使用德國進口練泥機,其關鍵---不銹綱螺旋葉要從德國進口,而且每件銷售達10萬歐元。國內有廠家生產,每件僅3萬余元,但耐磨技術程度有差距。回到公司,他主持參與圖紙的設計,選用優質鋼材,經過數百次實驗,終于研發出不銹綱螺旋葉電瓷機械配件。經過西安西電高壓電瓷有限公司使用后稱,其產品于是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經成為電瓷機械配件的替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終于打開國內市場,公司產品不僅暢銷省內,還遠銷到遼寧、陜西、江西、廣東等16個省市區。
生產是企業立足之本,管理是企業生存之道。熊金華作為金海機械生產和銷售的指揮者,他積極倡導“快樂工作”的新理念,努力營造出部門內部和諧健康、活潑向上的工作氛圍,有效地調動和激發了技術人員的主動性、創造性。他熟悉生產,能有條不紊的安排各工序的銜接于配合,不斷提高產品產量,確保樣板生產的供應和成品的合格率。設備管理方面,開展了“爭創紅旗設備活動”,實施了“五位一體特護活動”,加強了設備的“巡、點、檢”和“無事故”工作,設備完好率達95%以上,為生產的正常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安全管理方面,堅持每周安全學習制度并將其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范疇。關心職工方面,炎炎夏日,派專人將冷飲、仁丹運送生產一線,給職工降溫解暑;數九寒冬,車間及時購置取暖器及棉衣,將溫暖送入職工心中;職工因病、工傷住院,主動派人慰問、看望;職工子女考上大學送去助學金……他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把每位職工都當成公司大家庭的一員,充分調動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正所謂“公司是我家,發展靠大家”。奇跡屬于不斷追求卓越的人,熊金華常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作為企業負責人,熊金華身先士卒做表率。他整日不分晝夜,摸爬滾打在公司,沒有節假日。有關資料顯示;兩年來,熊金華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積極推進技術進步,公參與或者技改項目10余項,為公司在節約成本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公司發展了,職工收入也由原來的每月700多元,現在增漲到每月1500多。熊金華也先后被鄂州市工業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和太和鎮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
熊金華深知機械制造業是技術密集產業,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只有不斷開發新產品,加大產品技術含量,才能立于不敗只地。他又謀劃項目,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分期批將工人進行培訓,并武漢大專院校專家為公司技術顧問。回首過去,每前行一步的艱辛,面對未來,他的心中充滿希望,因為汗水換來的成功讓他更加堅定、更加自信。他把青春的熱情與夢想畫進了金海機械發展的藍圖,他勇勤奮與睿智鑄造出國產化鑄造的精品。熊金華——金海機械研究制造領域一位孜孜不倦的開拓者,目光深邃的領航人。“不用揚鞭自奮蹄。”這是個人的奉獻,更是一種企業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