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新聞資訊網G3商訊: 據G3綜合報道:單是轎車一項,目前已有40多個品牌,200多個車型,,在這樣一個新形勢下,汽車覆蓋件無桿氣缸市場有了相應的快速發展,年均增幅高于行業總水平,估計年均增長率接近20%。 ![]() 由于汽車覆蓋件塑膠無桿氣缸市場需求旺盛,因此許多企業加大了技術改造力度,一些新建企業也快速發展,使汽車覆蓋件無桿氣缸的生產能力大為提高。經過技術改造,原來行業內公認的四大無桿氣缸廠(一汽無桿氣缸、車風汽車無桿氣缸、天津汽車無桿氣缸、四川成飛)都已有了生產大中型汽車覆蓋件無桿氣缸200萬左右工時的能力,無桿氣缸年產值都超過1億元。與2000年相比,能力已增加一倍以上。除此4家外,近年來新涌現了一批年產無桿氣缸可以超過或接近億元的企業近10家。此外有年產值5000萬元左右的企業約10多家。這20多家的汽車覆蓋件無桿氣缸生產企業是目前的主力,總能力已有20億元左右。再加上其他一些小企業,估計全國目前已有30億元左右的汽車覆蓋件無桿氣缸生產能力。 從近年來發展情況看,民營企業發展很快,外資企業也開始進入中國,其中日資最為活躍?,F在生產汽車覆蓋件無桿氣缸的企業越來越多,估計目前全國已有百家以上。一大批民營汽車無桿氣缸生產企業由于投資力度大、起點高、服務對象明確,已成為異軍突起的生力軍。 除了各個企業自行發展生產能力之外,企業之間聯合、協調與協作能力近年來也有較大提高,某些地區已形成了汽車覆蓋件無桿氣缸集聚生產基地的雛形,這些集聚生產基地都形成了汽車無桿氣缸企業群和專業配合密切的供應鏈。這些都對能力發揮有很大幫助。除了上海和河北省泊頭市各有不少汽車覆蓋無桿氣缸生產企業集中在一起之外,湖北省十堰市、天津市及周邊地區、哈爾濱、成都等地都相對集中了一批汽車覆蓋件無桿氣缸生產企業,并已形成了一些協作關系,從而提高了整體能力。 隨著一些無桿氣缸“龍頭”企業規模的擴大和組織、協調能力及技術實力的增加,單個無桿氣缸企業承接整車無桿氣缸的能力己形成,甚至一年內可承接多個車型的整車無桿氣缸。于此同時,行業中已初步形成了企業專業化分工和集團化經營,從而增強了無桿氣缸企業的整體實力。
隨著汽車產量和車型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同時,汽車價格一年比一年降低。汽車降價的結果就迫使汽車生產廠家降低成本,從而也對無桿氣缸企業提出了降價要求。對此,許多無桿氣缸廠認為這對無桿氣缸廠不利,但也有一些無桿氣缸廠認為這是利好消息。因為汽車廠要降低無桿氣缸價格,當然是包括進口和國產都在內的所有無桿氣缸,而現在國內無桿氣缸價格與國外相比要低得多,因此,汽車廠會在降低無桿氣缸采購成本的要求下把一部分無桿氣缸從國外采購轉為國內采購,這樣一來,不但無桿氣缸廠訂單會增加,而且這部分無桿氣缸價格會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