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新聞采編網 訊:8月17日,在巴西圣保羅落幕的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中,中國隊完美收官,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然而,好的成績不能掩蓋國內職業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有網友就質疑:“大賽取得好成績,學技能就有前途嗎?” 布局職業教育多年的河南亞圣投資集團表示,“真正的職業技能是具有持續性、創新性的,賽事的好成績證明了國內職業教育的進步。在如今職業人才需求量大、高技能人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要想使職業技能成為個人長久的發展動力,職業教育更應該踐行素質教育。” 河南亞圣投資集團的這一觀點,也在國家最新的教育政策中找到了依據。 8月20日,教育部發布《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提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系統化培養水平等六大舉措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提升素質的“多通道”和“高質量” 有關媒體報道,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曾經是令人津津樂道的,但由于人才質量問題,也讓其衍生出了“招生難,招好學生更難”、“就業易,滿意就業不易”等問題。 河南亞圣投資集團表示,“在教育改革的環境下,正是優化人才培養質量的最佳時期,但一些院校還存在定位不清晰、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教學模式、課程體系不適應發展需要等問題。” 針對《意見》中提出的“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強文化教育質量,注重學生素質、綜合職業能力的提升”,河南亞圣投資集團表示,“政策的出臺,會促使各類職業院校以更大的投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人才的質量比規模更重要。” 為此,河南亞圣投資集團立足長遠化發展,形成以弘揚孔孟文化為己任,專注人才培養的教育目標。“質量是教育發展的生命力所在,教育規模的廣大并不代表人才質量的提升,應通過內部改革深化,最終轉變到教育質量的內涵式發展。”河南亞圣投資集團表示。 河南亞圣投資集團所屬的鄭州城市職業學院一位老師說:“城市職業學院堅持一手抓升學、一手抓就業,實行人才培養雙軌制,做到了‘多通道’和‘高質量’。堅持培養高素質高質量人才,做到素質和質量的同步提升。” 如何避免“就業等于失業” 據河南亞圣投資集團介紹,在中國校友會出具的一份調查中,近10年中國各地區的高考狀元,選擇就讀法學專業的達到近百人,法律等熱門專業的就讀人數在各專業上遙遙領先,從而導致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難,畢業等于失業的尷尬境地。 為什么就業就等于失業? “專業設置不合理是導致失業率高的原因之一。”河南亞圣投資集團認為,目前高校教育在專業設置、課程安排等方面仍存在脫節現象,《意見》的提出對于專業設置問題,給出了建設性方向。 據了解,河南亞圣投資集團正在形成全新的專業設置體系,鼓勵新興產業相關專業,減少淘汰類產業的相關專業。河南亞圣投資集團表示,“建立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前瞻性布局,加快形成與現代產業相適應的職業教育體系。” “根據國家產業結構的變化,設立輪胎模具制造專業,定向給汽車輪胎模具制造廠輸送人才,既減輕國家崗位負擔,又能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河南亞圣投資集團旗下鄭州城市職業學院負責人說。 職業技能重在創造性、可持續 習總書記指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 河南亞圣投資集團表示,“長期以來,由于職教生多數是應試教育中低分錄取的學生,有些人認為他們上學就是學一門手藝,混口飯吃。有些學校把就業率放在首位,而忽略了育人。” “有些教育本身就弱,政策再不傾斜,那只能萎縮。傾斜政策要有力度,要有可持續性,持之以恒。”河南亞圣投資集團分析,當前職業教育面臨的問題,修修補補難以奏效,需要創新教育改革體質,從大的戰略布局上著眼、統籌考慮。 在河南亞圣投資集團看來,《意見》中把落實立德樹人作為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堅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夠讓學生得到可持續發展,這是培養新型人才所不可或缺的。” 河南亞圣投資集團表示,“在新形勢下,職業教育需要順應時代潮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趨勢,重視人才素質的培養,培養出高素質、技術型人才,為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探索一條發展之路。”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