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商業新聞 訊:北京中儲聯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議融資融券的風險點--- 企業融資融券在可能帶來高額收益的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風險,就投資者而言,其主要面臨的是市場風險、保證金追加風險,流動性風險及內幕交易加劇風險。 1.市場風險。 融資融券是杠桿式的投資工具,是一把“雙刃劍”,放大了效益,也必然放大風險。投資者在將股票作為擔保品進行融資時,,既需要承擔原有的股票變化帶來的風險,又得承擔新投資股票帶來的風險,還得支付相應的利息。另外,融資融券交易的復雜程度較高,更可能判斷失誤或操作不當,投資者的虧損可能比在現金交易方式下更為嚴重。對融資者而言,如果股價深跌,投資者所投入的資金便可能會全部化為烏有。 2.保證金追加風險。 企業融資融券類似于期貨交易模式,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需要全程監控擔保比率水平,以保證其不低于所要求的維持保證金比例。融資融券所具有的逐日盯市和保證金可能持續支付的特點,就使得投資者融資買進的股票在下跌行情中出現類似期貨交易的“逼倉”現象。因此,融資融券交易將使得投資者的行為更加短期化,市場博弈也更加激烈,對投資者的流動性管理要求也更高。 3.流動性風險。 融資融券針對的是個股,而個股時常會發生漲跌停或停牌,此種情形下,融資購券或賣券還款、融券賣出或買券還券可能都會因此受阻,產生較大的流動性風險。 4.融資融券業務可能導致內幕交易加劇。 融資融券也有可能加劇內幕交易。當獲得利好或利空的內幕信息時,由于企業融資融券的杠桿性及做空機制,內幕交易者會立馬進行融資或融券以獲取高額收益,從而加劇市場的波動性,起到了助漲殺跌的作用。 香港市場的老虎基金賣空建行事件就是很好的佐證,從反向來看,或許賣空量的突變可以用來預測某只股票的短期走勢,對于此結論投資者可參照2009年5月26日的報告“賣空量與股價的關系-賣空量可作為部分股票的先行指標”及2009年11月30日的報告“從衍生品看香港后市——市場再次應驗賣空量的預見性,已做詳細論證。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