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搜狐網 訊: 今年6月開始,國家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體制機制、財稅政策、金融市場、創業投資、創業服務等9個大領域進行了優化,然而,對于創業個體來說,創業是挽起袖子就是干的事,想法從哪里來?什么樣的想法更適合市場?怎么開始?辦公場所怎么辦?資金哪里來?營銷怎么做?財務如何處理?…… 的確問題很多,辦法在哪里?創業者需要的是干貨,而不是口號。 近期,記錄者周心樹走訪了服務于創業型公司的淘丁集團旗下的企加項目負責人蘇斌,該項目專職員工85人,服務千余家企業,他的團隊在創業路上酸甜苦辣和經驗之談,以及為企業服務的總結,都會在本文分享給創業者,以期對創業者有所幫助。
創業更應該先解決生存 據2015年的公開報道數據顯示,古城西安有140萬流動人口,僅2014年,西安高校畢業生超過30萬人。面對將近200萬人的群體,企管業內人士指出,“不安分”的人很多,但對如何明確的創業,路子如何走,仍然不太清楚,僅有夢想和熱情是不夠的,很多時候正好應驗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陳毅元帥說過:“創業艱難百戰多”。 對此,淘丁集團企加項目負責人蘇斌指出,創業之前,主要是找對方向和點,上班和創業都能解決生活問題,而創業是為了解決比上班更好的生活,自己創業時就是為了改變我和父母的生活,開得起車,住得起房,能在陽臺安靜的看一天的書。 “創業者如果一開始就說改變一個行業,“發展成行業龍頭”?“在本地區領先”或者解決一個什么的,這是已經說了企業家的話了,這樣未免有些虛了,其實創業更應該先解決生存的問題。”蘇斌對此特別強調。 蘇斌分享說,第一是要集中火力,將有限的人力物力集中在一個點上,有所為有所不為,善于整合資源,可以考慮依托在一個平臺下,將產品的研發、策劃、銷售環節當中的一部分以合作或外包的形式分解出去,當然,這種形式要確保自己將核心環節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則,“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可能性比較大。 “創業公司必須注重開源節流,很多創業者在初期就租有排場的辦公室、創業團隊本身配備不低的工資、公司的職位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種方式往往維持不了多久,就會導致資金鏈條斷裂。不妨多關注地方政府對創業企業在稅收、補貼等方面優惠政策;場地以合作的模式借用或低價租用的渠道,必要時甚至前期以soho的形式也未嘗;員工盡量招募一專多能的人員,而且以對事業前途有信心可以接受暫時較低薪水的。去年和一位公司老總交流時,他談及自己成功經驗時用三個詞來總結:‘因陋就簡’、‘因勢利導’、‘因地制宜’,還是很有借鑒價值的。”蘇斌還分享說。
反思創業過程 有過歷練 自然水到渠成 據美國《公司》雜志對500家發展最快公司中100家企業的創建者調查的數據發現,創業者在最初公司戰略計劃方面所花的精力極少,只有28%的創業者制定全面的計劃,41%的創業者根本沒有經營計劃。 “雖然這個調查數據比較早了,但是仍有參考價值,在今天的市場風云突變里,創業機會稍縱即逝,前怕狼后怕虎也就干不成,等到萬事具備了,東風就是不起來,有何用?”蘇斌認為,常態下,更多的創業者一開始沒有行業資源、沒有資金,不懂得尋找幫助,或許還不知道政府的一些優惠政策,因而就會“提槍上陣”。 蘇斌坦陳,我們團隊一開始就如此,過去,我們做了數個公司,干了數個行業,“物流公司,物流網站,服飾店,網絡公司,培訓學校,營銷顧問咨詢,品牌顧問,電子商務,保健品,化妝品,淘寶店,農產品,手繪墻,家居店,賣過食材,網絡建設……”掰著指頭悉數過這些行業,蘇斌的左右手各自過了一遍,右手過了兩遍。 雖然做了這么多事情,有成有敗,但好多事情就像一個商店,沒有擴大的資金和資源,成為大型超市或者連鎖超市的可能性更低,也都沒找到適合自己做大和堅持的項目,有時做得再好,可是自主權并不在自己手里。比如,2007年,我們就做過O2O的電子商務,就目前的O2O熱,燒了好多錢的O2O公司,過得也一般,有的甚至燒完了風投而各奔東西。 這是我們遇到過的問題,也是后來遇到的過的公司所遇到的問題。蘇斌如是反思,“當創業者經歷過歷練之后,才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才能沉淀下來,我們的企加財稅咨詢公司就是適合我們的。 據悉,淘丁集團在2013年之前一直以電子商務為主,從2014年開始,企加項目上線,至今已服務了1000余家企業。 沒有幫助和指導的創業 97%可能會失敗 服務創業企業被誤解 理解萬歲 有觀點認為,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創業者,他們有了創業夢想不是立即著手去做,而是將事前的每一個細節都做好,這種人看似“一直在努力”,其實,他們不知道自己真正該忙的是什么,更不懂得創業失敗的原因大都是因為執行不力,而不在于計劃本身,結果“磨刀”卻誤了“砍柴工”。 而有的創業公司管理體制不健全,是被動反應型的,個別企業人治大于法治。有管理制度的公司,其制度要么搜索復制,要么找朋友公司參照修改,都是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出發,也給企業進入法治定制了障礙。創業時,往往情誼大于制度,論資排輩嚴重,使得新人施展不開,往往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造成企業越來越舉步維艱,還有口號多,落實難,權責不清,企業文化只是花瓶,細節管理不當等。 蘇斌說,創業好比小孩子學步,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別人的幫扶,僅任一時性起,難免摔跤。 再者,社會一旦鼓勵創業,許多人就去創業,那么,創業的風險和失敗率會更大,如果得不到相應的幫助和指導,97%可能會失敗。據企加團隊了解,初創型企業,概念性的會多些,而我們能扶持幾個是幾個,算是企加對社會的回饋。 蘇斌表示,就創業而言,時間成本很寶貴,因而要將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企業把注冊的時間交給我們做,我們給企業跑腿注冊是不收費的,僅代做賬是收費的,比聘請專職的成本要低得多,這樣一來,為企業將注冊的時間和做賬的時間就節省下來了。 當然,這個過程也會被人誤解,比如房產稅是國家收了,延誤會被稅務局罰款的,而有的注冊者以為是淘丁把錢收了。 此外,企加會經常遇到有的人給公司起名時會起到中華,中國,西部呀啥的,這明顯不可能的,我們讓他重新起名,有的企業就請起名機構花費千元起名,結果用不成。有的人甚至起了100個名字,淘丁就得跑好多次,工商說不行,企業又得想,對于新名字,工商還得查,這都是用時間完成的。房產證,物業蓋章,社區要蓋章,在銀行辦理公戶,這三個方面有的人也不好搞定,代辦也做不了全部的事情。
近期,筆者從企加財稅了解到,在淘丁注冊的這些企業目前還沒什么問題,企加的一位主管表示,一般來說,一個企業要三年之后才見高低,企加對企業發展情況會進行預警和指導,貼心服務企業,用企加負責人蘇斌的話來講,服務創業者,要比創業者更了解創業,讓創業者從這里起家。(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