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鞍山新聞網 訊:作為一名媒體人,同時也是一名普通的車主,車險保費給我的印象就是各家險種、價格差不多,渠道上來說就是傳統渠道購買比電話購買貴、電話購買比網絡購買貴。因此,每年購買車險的時候都不太在意,不同廠商的同一渠道出來的車險價格相差無幾。然而體驗了UBI 車險之后我才發現,原來車險還可以這么玩。 ![]() UBI車險即基于使用量的保險,它是根據客戶對車的使用量、使用行為來進行車險定價,跟傳統的車險定價方式完全不同。每個人不同的駕車時間、駕車習慣都將會被記錄,從而每個人繳納的車險費用因此也是不同的。這樣說可能大家不大容易理解。舉個例子:我們家的水、電、氣,就是基于使用和行為的消費品。我們裝了水、電、氣這樣的設施,但只有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才會付錢,如果我們沒使用,就不會付錢。汽車保險其實也應該像使用水和電一樣,完全按照基于使用行為和使用的量來定價和付費,這就是UBI。據筆者了解,傳統車險主要的定價標準是根據車輛的情況好壞,也就是說車本身的價值越高、車的年代越久,那么保費就越高。所以傳統車險的保費標準制定是根據出險理賠情況和“車”本身,而人在傳統車險的地位微乎其微、車輛的性能好壞、安全與否更是跟保費沒有一毛錢關系。 然而筆者這次體驗了UBI車險之后發現,它的主要定價標準是以“人”為基礎。車永遠是被動的,而人是具有主動性的。開車次數多少、車輛是否具備安全設備、駕駛員的行為習慣是否良好都跟人的決定有關。UBI車險通過安裝在車輛上的OBD盒子準確的收集相關信息,從而判斷出保費的高低。 換句話說,你的駕駛技術好,出現碰撞、擦掛的幾率低,那么你的保費也就會降低。你并不經 常開車,那么你的保費也會降低。 ![]() 這次筆者嘗試了移動互聯網公司智駕科技旗下的智保UBI車險,它基礎車險費用基本跟網絡保險費用持平,但它會根據你開車天數的多少決定最后的獎勵金額。即一整天沒有動車,那么該天的保費將返還50%。對于北上廣這樣城市的上班族,上班都是堵,不如地鐵快,所以上下班幾乎不會開車,只有周末才會開車去郊游或者參加聚會等等。因此這類人群一周時間內開車的時間僅為2天,那么按照傳統保費來計算,保費是不會發生任何變化的,但是根據智保UBI車險來計算,保費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筆者自己的車為例吧,基礎保費是4250元,每天的保費大約是11.6元,一周的保費就是81.2元。一天不開車的話,我得到的獎勵就是11.6×50%≈5.8元,根據這個情況來計算,一周下來我就節約了29元,也就是說我現在一周的保費就只剩下52.9元。而這僅僅是一周,如果時間換成年,你可以自己計算一下,每年能夠省下來的費用是多少。 “以人為本”的口號提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落到實處的時候就變了樣。我們經常忽略人的主觀能動性,而智保UBI車險則恰恰關注到這一點,從駕駛者本身出發尋找突破口,打破保險業的“潛規則”,UBI車險必然會成為市場上的新趨勢,為車主省錢!
互聯網+UBI車險,即將撬動車聯網市場,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