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商業新聞 訊:今年上半年,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也成為金融改革的亮點之一。國務院于2014年12月批復同意農業發展銀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于2015年3月批復同意國家開發銀行深化改革方案和進出口銀行改革實施總體方案。 據悉,改革后,國開行將主要從事開發性業務,如新型城鎮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兩基一支”、支持“走出去”等業務;進出口銀行與農發行從事政策性與自營性業務,須分賬管理,設立國際通行的國家賬戶和銀行賬戶,其自營性業務不同于商業性業務,而更類似開發性業務理念,保本微利、自負盈虧。同時,政策性業務的風險補償機制得以明確,將視情況由國家財政予以事前或事后補償。 此外,改革方案明確了建立并加強約束機制,主要包括資本約束和負債約束兩方面。 “過去,三家機構基本沒有監管成本,業務和規模發展缺乏邊界約束。”北京中儲聯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一位參與方案設計的人士說,“改革首先敲定了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若未達標將被勒令縮減或暫停部分業務。三家機構將從2014年起,5年內將資本充足率考核指標從8.9%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10.5%。” 銀行業混改大幕開啟 6月16日,交通銀行一紙深改方案獲批的公告正式開啟了期待已久的銀行業混改大幕。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等相繼發布公告,表明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混改預期已經在資本市場上推動銀行股掀起巨浪。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利率市場化改革加速,加之“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商業銀行的深度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對此,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步入相對穩定階段,外延式擴張空間明顯縮小,銀行業戰略發展的重心開始逐步轉向內部管理提升以及更高層面的治理結構改革和優化等方面。因此,公司治理改革能否順利推進,是釋放銀行業未來增長動力的關鍵所在。 北京中儲聯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表示,混改落地之后,混業經營、金控牌照和業務分拆將是銀行業迎來的新一輪催化劑。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