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新聞采編網 訊:近日,鼎捷軟件副總裁周忠信受邀參加“中國制造2025與裝備制造業高峰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他在發言中表示,作為過去20年專注于企業管理軟件研發的前沿工作者,其見證了海峽兩岸企業信息化的篳路藍縷,深感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四大層面的復雜性。 其一是行業知識的復雜性,涉及領域知識與運營特性,企業管理軟件必須能夠將其消化、吸收、數字化,成為企業信息化的主心骨。其二是軟件本身的復雜性,涉及企業個性化需求,企業管理軟件必須能夠支持二次開發、第三方集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使用等。其三為實施交付的復雜性,涉及企業的業務流程標準化、流程再造、人員培訓,企業管理軟件必須能夠支持業務流程的變動,以及支持良好的企業用戶體驗設計。最后一項復雜性則與時間有關,企業信息化一經啟動無法停頓。企業管理軟件在其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將因面對企業新需求而不停變動、擴大。 面對上述挑戰,企業管理軟件廠商的常見做法是不斷在軟件上迭加需求。但周忠信在發言中提出這勢必將造成軟件越來越臃腫,從而不斷加深原先的復雜度,也將使得傳統企業在全新的工業4.0+互聯網時代的創新速度放緩。在他看來,如何應對企業管理軟件日趨復雜所衍生的挑戰,是傳統企業實現智造升級,共謀中國制造2025國策大計不可忽視的一環。這也是鼎捷軟件一直在思考的。 早在1974年,時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長、也是計算機領域著名學者伍爾夫博士(Wulf)即指出,計算機與企業組織具有很高相似性。面對復雜性,計算機通過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 OS)將資源管理平臺化、網絡傳輸標準化、數據管理系統化、應用軟件開發簡易化。時至今日,操作系統被專指為計算機操作系統,而非原來泛指對資源的調度、規劃、與管理系統。 另外,《彈性企業》(The Elastic Enterprise)一書作者蕭那西(Shaughnessy),在2011年出版的一期《福布斯》雜志中指出:企業類似計算機,需要企業操作系統(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因為當企業面對新挑戰、擴張新事業時,企業信息化應該能做出快速響應、支持需求。他同時指出,操作系統之于企業,就如同操作系統之于計算機,應該扮演企業資源的調度、規劃、與管理的平臺。 因為,如將企業視為計算機硬件,將讓在企業操作系統上運行的“企業應用軟件”(Enterprise App)不再復雜,同時也變得輕薄短小。鼎捷軟件認為,企業操作系統勢必將解放企業信息化的桎梏,放大企業軟件的用戶創新與大眾創新,同時促進整個產業的快速與良性發展。 為發展企業操作系統,鼎捷軟件借鑒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分層架構,提出企業操作系統的分層架構設計。企業操作系統的資源層包括實體資源(tangible resource)如:零件、產品等,以及非實體資源(intangible resource)如:數據、事件等。內核層(kernel layer)則支持對企業數據操作服務,以及企業運營服務。存儲層(storage layer)負責支持企業結構化數據與非結構化數據的管理。I/O管理層(I/O management layer)提供與物聯網、無線傳感器網絡等企業I/O所需之接口的管理。網絡層(network layer)則支持企業互聯網服務與安全管理。殼層(shell layer)提供企業服務定義腳本語言。如同計算機操作系統,在無其他軟件支持下,使用者仍可通過命令操作計算機。同樣概念,企業即使沒有其他軟件,也可通過腳本語言快速建立企業信息化所需服務。最后,桌面層(desktop layer)則提供企業個性化入口,包括員工授權可用企業軟件與云服務管理、移動設備管理、用戶體驗設定等。 可見,企業操作系統基本建立在計算機操作系統或云計算之上,各層同時提供對應之服務接口API,幫助加快并擴散企業軟件的用戶創新與大眾創新,更易于實現工業4.0全產業鏈的打通。 鼎捷軟件認為,如今企業信息化已不僅是軟硬件的集成,更包含了整套的知識體系。作為一個創新概念,企業操作系統更需要長遠來推動。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