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北方企業新聞網 訊:成立于2000年的浙江廣濤衛廚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生產熱交換器產品的龍頭企業,占據了高端市場極高的市場份額。憑借領先的技術和過硬的產品品質,廣濤衛廚已成為博世、阿里斯頓、威能、櫻花等世界級行業巨頭中國供應鏈上最大的廠商,更是國際知名供熱品牌德國威能在中國的獨家供應商。 當德國工業遇見中國制造 作為博世、威能等世界級廠商龐大供應體系中頗有分量的一環,廣濤衛廚對于“工業4.0”這個MADE IN GERMANY的概念,比其他中國企業有著更深的認知。廣濤衛廚總經理陳承鋼(以下簡稱“陳總”)于2014年、2015年連續兩年參觀了威能的德國工廠,強烈感受到了工廠產線,尤其是裝配線上的明顯變化:“在德國本土,工業4.0并沒有像中國那樣很夸張的被提及,但工廠的變化卻是實實在在的,人員在減少,自動化、智能化程度在提升。”據陳總介紹,現在威能工廠的裝配線每個環節都會有顯示屏提示技師完整的裝配信息,技師每裝配完一件都需經過掃描記錄數據,以便后續實時跟蹤追溯。沒有鋪天蓋地的渲染,德國卻在工業4.0的道路上踏實前進,一如德國一貫的工業精神。
浙江廣濤衛廚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承鋼 反觀中國制造企業。“我認為中國工業的普遍介于2.0到3.0階段,可能到了2.5的階段,但還是有很多企業還在2.0,就是完全依靠人工,沒有任何機械化。“在陳總看來,不是誰喊工業4.0的口號越響亮,誰就能走的更快,中國制造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更準確的找到定位并尋求可能的突破,才是當務之急。“我們的產品形狀很復雜,工藝完全依靠焊接,無法用自動化手段全面替代人工,在威能德國總部我們也沒看到好的解決辦法。”在廣濤衛廚,零件加工和裝配是生產線上最為重要的兩大環節,但因為產品生產的特殊性,兩大環節的自動化程度并不一致。陳總坦言,“在零件加工這一段我們已基本實現全自動,盡量減少了人工,如果說在這一段我們已做到了3.0的話,那在裝配這一段,我們可能連2.5的階段都未達到。”因此陳總認為,盡快突破裝配自動化的瓶頸,對于廣濤而言,方有資本去談智能化,而這才是從工業3.0到4.0質的飛躍。 自動化改造生產 然而,當廣濤衛廚了解市場過后發現,并沒有任何一條現成的裝配線可以滿足自己產品自動裝配的需求,但這并不能阻擋在陳總帶領下的廣濤邁向全面自動化的腳步。“2014年,我們和浙江工業大學啟動了聯合開發項目,一旦研發成功,原先需要11個人的裝配線可以減少到3-4人,基本實現裝配的全自動。”陳總表示,自動化裝配線對于廣濤更為準時高質的交付大批量穩定的訂單有著極大的幫助,而對于個性化訂單,依舊需要人工裝配完成。“也只有我們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做出符合客戶各類特殊需求的產品,這也是我們在全球頂尖供應鏈上的重要價值所在。” 如今的廣濤并不擔心如何能拿到更多的訂單,如何確保交付和高品質是企業的兩條命脈。當客戶的生產線更為自動化,對供應商產品的品質必然更高。“以氣管為例,現在我們的PPM(每一百萬個產品中的不良率的統計標準)已從之前的200-300,被要求直接降到0,這意味著我們交付的氣管必須不能有任何的泄漏發生。”陳總坦言,對于客戶這般“離譜”的要求,廣濤并不意外。“這些世界級廠商對我們的要求一直很高,并且每年的標準都在抬高。游戲都有規則,如果你跟不上規則的門檻,那你就只有出局。”不久前,廣濤單在氣管的生產線上即花費了20余萬元購置了全自動檢漏儀,用以達到0缺陷的品質要求。 軟件重塑管理 “對于制造業而言,必須自動化先行,只有自動化護航下的強大硬件,才能生產出工藝、品質都穩定的產品。”正如陳總所言,“硬件自動化”一直是廣濤很長一段時間的關鍵發展課題。但近幾年與德國、日本等先進工業打交道,廣濤明顯感覺到,雙方在零件加工技術方面的差距幾近為零,而廣濤全面邁向自動化的步伐甚至邁在了客戶前面。“但工藝間的連接、生產環節整體的協調、信息的傳遞等方面,我們與這些巨頭的差距就太大了。”尤其在2013年,陳總強烈的感覺到企業內部整體協作的瓶頸,已經嚴重威脅到廣濤賴以生存的訂單交付。“訂單下來后,要什么時候告訴哪個車間做哪個零件,全都由相關人員自由發揮,計劃部更無法跟蹤零件的完成進度。所以經常發生臨到交貨了,差一兩個零件沒做出來,整體交不出貨來的狀況。”彼時,客戶對廣濤的評價是這樣的:在技術上是OK的,在中國是領先的。但管理跟不上,完全的拖后腿。失控的物料、混亂的倉儲、失真的數據、跑偏的計劃……所有這些,都讓廣濤在硬件層面有了相當的自動化“底氣”后,卻有些尷尬的尋求內部“軟實力”的提升。 信息化是經營議題 認定好正確的方向,廣濤的腳步從未有過猶豫。2013年,廣濤衛廚與鼎捷軟件確立了PLM項目的合作,經過整整一年時間準備基礎數據,在充分滿足研發管理需求的同時,確保ERP系統實施基礎數據的一致性;2015年年初,廣濤成功實施鼎捷軟件易飛ERP系統;其后,為了與鼎捷軟件易飛ERP系統的計件工資自動掛鉤,廣濤再度上馬鼎捷軟件HR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從而在內部管理上搭建起了以鼎捷軟件易飛ERP系統為核心的信息化體系。 “在鼎捷軟件的幫助下,現在圖紙信息與生產已完全實現同步,通過鼎捷軟件易飛ERP,不僅可以有效的跟蹤實時進度,還能更高效的安排生產計劃。停工待料的現象減少了,成品、半成品的庫存更是明顯減少。”2015年11月,廣濤單月產量達到有史以來的新高,這被陳總視作是2014年啟動信息化以來,成果最為直觀的表現。而在客戶最為關心的交貨和對賬兩個環節,硬件與軟件雙管齊下,通過提升自動化水平、縮短制造周期,廣濤交出了漂亮的訂單交付“成績單”。鼎捷軟件服務團隊以CEBIT方法論“畫靶射箭”,與廣濤共同確定了“降低半成品庫存金額”和“縮短生產制造周期”兩個管理議題,并制定對應的管理指標。如今,各項管理指標的數據都有了顯著的提升。鼎捷軟件易飛ERP拉出的財務報表更能精確到每張訂單,搜索到每個訂單號,使得原本繁復的對賬變得便捷輕松。這些都為廣濤在世界級客戶嚴苛的供應商評審認定中加分不少?,F在陳總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實現鼎捷軟件易飛ERP與威能等客戶的訂單系統的聯動,將其訂單數據抓過來直接生成廣濤的生產訂單。“這在不遠的將來一定能夠實現。”
廣濤衛廚受頒鼎捷軟件“2015年度應用價值案例評鑒金質獎” 而就在眼前的2016年,陳總認為對于廣濤的軟件布局而言尤為關鍵。除了要攻克應收應付系統、質量模塊、計件工資等幾大ERP系統深化應用的關鍵,涵蓋ERP、PLM、HR、電子看板等IT延伸價值的信息化一體化管控平臺必須在廣濤衛廚的運營體系中牢牢建立。這也讓接下來廣濤衛廚在鼎捷軟件與研華等合作伙伴的協助下,打通ERP與MES等信息系統,讓信息孤島徹底聯通,有了實現的可能。 4.0道路上的追趕與堅守 多年為世界產業巨頭提供配套,陳總坦言,受限于行業與產品,廣濤衛廚仍處于價值鏈較為低端的位置,但廣濤衛廚并不認為“國外的月亮就比中國圓”。在陳總看來,以德國為代表的世界先進工業之所以始終保持領先優勢,與其整體完善的工業體系、較高的人員素質、長期占據產業鏈高點等因素有關,而這些大多有著濃重的歷史沉淀,并非朝夕可變。“中國制造最大的優勢就是很快。同樣的產品,我們做只需要2-3個月,在國外的工廠沒半年是拿不出來的。”陳總笑言,以中國人的勤奮與聰明,追上先進工業的一天并非遙不可及。這也是廣濤衛廚近20年浸淫熱交換器這個細分市場產業內心的一份堅守與期盼。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