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鞍山新聞網 訊:如今,大批農民工不愿意再給別人打工。因為他們辛苦奔波、居無定所,不管給別人打多久的工,生活仍沒有保障。看病貴、子女上學難、住房租房貴等一系實際困難,都是導致農民工萌生回鄉創業念頭的主要原因。 農民自主創業困難大 據了解,不少多年在外務工的農民利用學到的一技之長和積累的資金回鄉創業,他們或因地制宜創辦企業或揚其所長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盡管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有他們的優勢,比如有技術、有經驗,但也有其自身的“劣勢”,比如,缺乏充足的創業資金及后續保障,或是農產品銷路不暢,各種不利因素的制約使一些有創業欲望的回鄉農民工“知難而退”,而創業過程中的諸多困難迫使帶頭創業的回鄉“小老板”望“鄉”興嘆。 綜觀農民工創業成功的案例,多是屬于機會拉動型創業。他們往往具有較為明顯的創業者優勢,如敢于承擔責任,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他們多數在外積累了一定的技術、管理經驗、資金和市場及社會資源等,通過對家鄉的機會和市場的發現,進行投資。由于在技術、資金、管理經驗和市場等方面都有較充分的準備,所以創業成功的幾率較大。 但總體而言,大多數農民工創業屬于生存推動型創業,由于知識和技能有限,對機會發現和把握能力相對不足,可用于投資的資金也很有限,這些都降低了他們對財富、利潤回報的預期。而對利潤的低預期,使他們難以產生強烈的創業動機,而由于缺乏保障,使他們對創業中可能遭遇的風險具有較低的承受能力,這也使他們在創業過程中趨于保守,缺乏足夠的開拓創新能力。知識水平低,經營現代企業所需要的經營和管理知識和經驗有限,則直接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壯大。此外,農民工創業項目及銷售渠道單一,缺乏發展潛力和后勁,這些都影響了創業的可持續發展。 “易農貸”專注扶助“三農” 那么,要鼓勵和幫助返鄉農民工創業,幫助他們解決從事農業生產的燃眉之急,讓他們創成業、不失業,就需要一個真正為返鄉創業農民提供多種周到、便捷的服務。還要幫助他們及時了解市場信息,真正讓他們順利創業,在家門口就能干出一番事業來。 而國邦金服集團響應國家地區金融改革發展政策,創建“互聯網+普惠金融”服務體系,以互聯網信息技術,構建全新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易農貸,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扶助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以及“三農”成長發展,為推進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旗下易農貸平臺專注扶助“三農”,易農貸(www.ynd.ren)于9月7日正式簽訂政府合作協議,平臺由國邦金服、政府國資、地方金融共同投資合作創辦,得到市政府大力支持,成為國邦金服集團旗下具有國資系、銀行系雙重背景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為農戶籌得資金來源,使其有資金購置農資,進行新一季度的規模化生產運作,并積極探索農村互聯網金融的良性發展模式,為新興農業主體、家庭農場等“三農”企業建立綠色通道,從多個角度拓寬“三農”資金來源。 互聯網金融的初衷是服務于實體經濟,為傳統銀行進行有效地補充,進而促進利率市場化,達到普惠金融的目的。互聯網金融平臺,比如“易農貸”借助大數據技術,使廣大沒有信用記錄的農戶可以憑借他們的行為數據、交易記錄等,方便快捷地獲得金融服務。 相比傳統金融,互聯網金融所具備的一些天然屬性使其在扶持“三農”發展方面更具優勢。一是由于農業生產自身的特點,使得農村金融具有“短、小、頻、急”的周期性特點,而相比傳統金融無法滿足農民的這種周期性資金需求,“易農貸”平臺卻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設計出針對貸款的周期靈活的金融產品;二是通過模式創新降低借貸風險系數。由于貸款利息可用待售農產品來抵扣,對于農民來說,除了按期歸還本金外就無需再支付額外的利息及其他費用,此舉不僅解決了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燃眉之急,還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宣傳效應,通過擴大銷售來實現農民的致富增收。 此外,國邦金服集團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還可以通過融通社會力量、集團的眾籌項目、定增基金等項目,讓城市富余資金回流至農村,引導金融資源向農村傾斜,反哺欠發達地區。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