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導讀:統一又出新品,定價高達29.9元!這樣的天價方便面,你敢買嗎?
![]()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商界在線 訊:文丨楊大俠 公元2016,可謂我泱泱中華的“國難年”:企業倒閉潮、員工失業潮接二連三,股市、樓市讓人民含血憤天,大家高呼錢不好賺,微信要手續費才能提現,而現在,連方便面都邁向高端路線,誓要與我等的干癟錢包展開財富爭奪戰。 據北京商報的江湖傳聞,統一企業將于3月推出一款“奢侈品泡面”,美其名曰“滿漢宴”,其定價高達29.9元! 若是這個傳聞屬實,想必諸位和我的內心一樣,都是崩潰的。這種行為,無異于災荒年高價賣米,戰亂中狂征暴斂,實打實的發國難財。 那么,統一是從哪兒來的勇氣與自信,重新定位方便面行業前所未有的高價?在經濟蕭條的2016,對于它的“國難財”計劃,消費者會買賬嗎? 高價導火線:方便面大戰 統一“天價”的出現,并非第一次。在去年,統一就推出5.5元的革面,并帶動整個行業走入高端市場。而引發此次方便面升級的導火索,卻是統一與康師傅多年的江湖恩怨。 1992年8月,康師傅第一包方便遠渡臺灣,在大陸面問世,瞬間反響非凡,好評如潮。 成立于1967年的統一,在臺灣是方便面行業帶頭大哥,來到大陸卻成了無名小輩。 經過幾年較勁角逐,康師傅在大陸一年能賣到70億,而統一卻只能賣到1.2億。可以說,這段時間,統一給康師傅提鞋牽馬的資格都沒有。 康師傅之所以這幾年勢頭強勁,是它在產品背后做了多方修煉: 其一,調查大陸人喜好。要打贏一個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功夫套路;同理,要發掘一片市場,得先摸透這個市場。“蘿卜青菜各有所愛”,臺灣人的菜,不一定能撬開大陸人的嘴。摸清大陸人的飲食喜好,是做食品的基礎。 其二,產品的快速迭代。江湖上,想要一直贏,就得不斷修行更多的功夫;商業中,想要賣掉更多方便面,就得不斷推陳出新。 第三,大肆品牌曝光。一個人功夫再牛逼,也需要江湖百曉生記錄、整理、出書、宣揚;一個企業產品再好,不愿砸錢做追求上鏡率,它也只能是個默默無聞的品牌。 幸好,統一也不是吃素的。連續吃了幾年敗仗,它逐漸將康師傅的手段一一吸收,納為己用,并創立出門派絕學:“簡”法與“減”法:讓產品簡單,主打爆款“巧面館”,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減去低價產品渠道,重新定位自身市場屬性:提高產品價格,逐漸走向高端路線——這是提升價格第一步。 而康師傅,仍然使用老一套三板斧,不求產品精益求精,但求產品不斷大而全,媒體肆意曝光。久而久之,消費者逐漸感覺出康師傅的味道不正宗了,視覺上也對康師傅出現疲乏。 統一的“簡”法與“減”法,則猶如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術”,了解對手,更了解自己。在2012年,統一實現40億年銷,占領方便面江山的55%。被康師傅壓制多年的統一,終于“統一”江湖了,并大大提高自身含金量。 這 是方便面大戰的第一輪。其中很有意思的一點是,統一巧面館的老壇酸菜,本來是一家泡菜公司送給康師傅的大禮。然而當時的康師傅身為“面林盟主”,目空四 海,區區一壇酸菜,豈是看得上眼的?沒想到,就是這樣一次疏忽,卻為他人做了嫁衣,將統一推為坐上尊。想必這位前任盟主的內心當時是崩潰的。 淪為江湖第二的康師傅自然不甘心,它學聰明了,不久后搞了個“面霸120”,以加量為噱頭,變相提升價格——第二輪大戰開始了。 統一自然不爽了——這完全是在諷刺自己的廣告語:統一100,滿意100。小兵竟敢調戲老大,統一不得不使出殺手锏:讓汪涵笑里藏刀說了句:有人模仿我的臉,還有人模仿我的面,再像也不是老壇酸菜。 還是這碗“老壇酸菜”,猶如一部曠世絕學,將康師傅一招擊倒,并說明康師傅是山寨貨,自己才是“面林”正宗,消費者還真買賬了。 第二輪,就這么一招結束了,猶如古龍小說里面的決斗。但就是這一招,康師傅到現在都沒能再翻身。盡管它不斷建設渠道、引入資本、做新產品、甚至造謠統一是日企(當然統一也制造了“抵制康師傅”事件),但它始終無法超越統一,甚至年年巨虧。 有時候就是這樣,勝了千百次的風光,盡數毀于輸一次的凄涼。 既然統一做了無懈可擊的“正宗”,那么方便面市場,自然是它說了算。它延續了提升老壇酸菜價格的做法,從原來的1.5元,到后來2元、2.5元,再到2015年5.5元,實現了第二次到第N次的抬價。 受統一統馭的康師傅和其它方便面品牌,自然只好跟風,跟著統一一起將價格不斷上抬。而這次,統一確實有些不厚道了,它竟一口氣抬到了29.9元! 29.9元的方便面,你會買嗎? 這款高價奢侈品,統一并未給出詳細的介紹,只是說暫時有牛肉和排骨兩種口味,面餅采用非油炸技術,餐具將塑料叉子改為折疊筷,外包裝大幅度升級。 回溯統一5.5元的革面,我們大概能猜想,“滿漢宴”里面還應該有大片肉、大片菜,保證料足、湯淳,真材實料,你,值得擁有。 統一有這樣的勇氣坐地起價,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它擁有這個行業絕對話語權,猶如只有東方不敗才敢說“千秋萬代,一統江湖”。 還有一點原因,統一每次提價試水后,都獲得成功。老壇酸菜成功了,2015年的革面,也讓毛利率提升了5.3個百分點。 而它的老對手康師傅,則在去年下跌了9個百分點,創7年新低。 都是走高端路線,得到的卻是兩種命運,這不由讓人想起《葵花寶典》和《辟邪劍法》。 但問題來了:統一這次試水,消費者真會買賬嗎? 按理說,這套營銷策略還是考慮得比較周全,它有可能通過以下幾點實現試水成功: 其一,引發消費者好奇心。會一點武功的人,若發現一大摞蓋世秘訣,自然會忍不住翻一翻;一個吃慣方便面的人,看見天價方便面,也會在好奇心的趨勢下產生購買欲,買來嘗一嘗。 其二,噱頭爆表。武林中一夜成名的人,江湖人士都會津津樂道,不遠千里而來一瞻儀容;一包幾塊錢提升到幾十塊的面,自然也會引來大量媒體持續關注發酵,引來消費者購買。 其三,消費習慣和需求的變化。武林人士會崇拜喬峰這樣的大英雄,也會敬重岳不群這樣的偽君子;隨著時代變換,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已從追求低價發展到追求性價比,需求也從低端邁入中高端,說不定統一此次試水,就能開創方便面市場的新法則。 通過上述,來看這種定位,貌似毫無問題;但站在消費者一方,實則問題大大的有: 其一,提價幅度嚇死個人。誰要是練了北冥神功第三重,就要強行修煉第九重,那他不死也得終身殘廢;同理,消費者看見這樣的漲幅,心頭不由會吐槽:這是搶錢還是搶人?你咋不添一毛錢湊個整呢? 其二,大環境經濟不樂觀。不怕你是頂天立地大英雄,吃飯少一文錢,你也得被憋死;在今年,好多人都下崗了、被裁了、沒錢了,稀飯都喝不起了,還有多少人能負擔29.9元的方便面? 其三,同行的壓力。所謂士為知己者死,良禽擇木而棲,販夫走卒、達官顯貴都有選擇的權力;同樣是高端產品,同樣是非油炸健康食品,消費者自然更傾向于價格更實惠的其它品牌同類產品。“滿漢宴”,很有可能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 當然,這些都只是產品面世前的猜想,具體盈利虧損還得有待時間的檢驗。中國品牌研究院朱丹蓬也表示,消費者會否買賬并非那么絕對。這或許是統一的一次市場試探,通過試探數據分析消費者想要的高端產品價格定位,從而重新定位價格,或推出新的產品。 但無論事態會發展成怎樣,這個市場以及人心,都應該回歸理性。所有的企業榮耀、雄厚資本、品牌高度、消費者凝聚力都來之不易,在有這些成績之后,每一步棋,都應慎重,一毫厘非理性的行差踏錯,都有可能讓自身毀于一旦。張飛征戰沙場無數,一個小小疏忽,被兩個無名小卒殺死;岳不群神功蓋世無雙,到頭來,卻被不會武功的小尼姑儀琳刺死。 統一經過數年,戰勝了所有同行;希望不要因為這次走高端路線,敗給了消費者。 這樣的失敗,才是最要命的。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