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導讀:五一“包養行動”、陳數神秘來電H5、用互聯網思維做電視廣告,廣州這家皮具企業如何靠獨樹一幟的營銷方式刷爆朋友圈?
![]()
文丨楊沁錕 回顧2015的營銷界,可謂一片血雨腥風:杜蕾斯的微博神話、北京三里屯優衣庫視頻門、優信二手車魔性廣告、神州專車“beat U”營銷、柴靜的“穹頂之下”…… 表面上,我們跟著參與、狂歡、高潮,但底下卻是個孤獨患者——很難從他們身上學到一招半式。 有更接地氣、更有借鑒的案例嗎?答案是肯定的。營銷高手在民間。廣州一家名叫“紅谷”的皮具公司,在經濟寒冬中,全國開出1000多家店,一年賣出15億。憑借一系列營銷策劃在互聯網上爆紅,靠五一“包養行動”成功沖上新浪微博熱門話題前十,靠陳數神秘來電H5刷爆朋友圈。 傳統企業也能很酷 紅谷,是傳承麗江束河皮匠文化的皮具店,至今擁有14年歷史,是一家傳統得不能再傳統的企業。大家都在談論“互聯網+”的當下,獨創了“實體店+”理論,并進行了一系列實踐。面對互聯網、電商的沖擊,依舊巋然不動,活得挺好。 2015年年底,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傳遞出一個信號:“新實體”主要靠互聯網扮靚氣質,互聯網能改變實體經濟,互聯網也能改造傳統產業。 “實體店+”與“新實體”的異曲同工之處,在于——利用互聯網,傳統企業也能很酷。 1、五一“包養行動”,銷售額上漲69% 回顧2015年的五一假期,朋友圈內曬的最多的照片不是美食美景,而是網友被“包養”的經過。而“今天,你被包養了么?”也已經成為五一網友之間的問候語。 雖然微信朋友圈內容較為私密,但這“包養”之風竟如此盛行,也著實讓人震驚。點擊朋友圈“包養計劃”鏈接,順藤摸瓜,才發覺這幕后組織就是國內皮具領導品牌——HONGU紅谷皮具的官方微信。 長達十天的活動期間,共有二十多萬消費者參加“你有包,我就養”互動活動,累計實現線上導流五萬消費者線下體驗,更是創下銷售額環比上漲69%的驚人佳績,成為社會化營銷的典范。
![]()
2、前有陳數H 5,后有吳亦凡H 5 去年8月,一條名為《吳亦凡即將入伍》的H5再次上演了一夜爆紅的神話,讓朋友圈已經日漸衰敗的H5營銷方式如打雞血般絕地反擊。打破屏幕的沖擊力、微信視頻通話的超真實交互、吳亦凡個人的明星效應,讓這則廣告成為了又一個經典的營銷案例。 殊不知,在這個H5火爆前,在紅谷十三周年慶推廣節點上,以陳數神秘來電H5為承載形式傳達紅谷13年發展歷程,與消費者進行互動,最后通過LBS指引到店。通過跨平臺多資源整合傳播,在社交網絡上迅速躥紅,網絡稿件發布60頻次,微信閱讀量達到20+人次,訪問量達到10萬以上。 3、借助熱點話題打造爆款——OK包 2016年,紅谷研發團隊將以打造現象級產品為使命,第一款現象級產品——OK系列女包春節前后全國首發,選料高級頭層牛皮,設計簡約大氣,寓意溫馨應景,售罄率遠超預期!該款產品的靈感源于當前的經濟下行,很多企業朝不保夕,大量員工失業,人們在一起互相問候和鼓勵,“2016,I’m OK!”成為當下的流行語。 傳統的商業營銷邏輯是因為信息不對稱,傳播就是砸廣告做公關,總之凡事就比嗓門大。但是以微信、微博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推平了一切,傳播速度大爆發,信息的擴散半徑得以百倍、千倍地增長,傳統實體利用互聯網扮靚氣質。 當營銷遇到場景 “場景”一詞在吳聲的《場景革命》中,被置于商業構建的最前沿,不同場景所定義出的,是迥然的商業形態。 “為用戶提供價值,需要新場景的解決方案——為用戶創造超越期待的體驗,建立與消費者的連接。”在《場景革命》一書中,他認為:場景顛覆傳統流量入口,反映的是這個時代消費精神的變化,是基于體驗美學的場景經濟范式。 理論有點抽象,我們以紅谷2015年新開的昆明“生活美學體驗館”為例,描述一下,當營銷遇到場景,會發生什么奇跡。 7月12日,昆明青年路熱鬧非凡,紅谷首家旗艦體驗店開業現場熙熙攘攘。 比鄰CUCCI與愛馬仕,面積為1000平方米,紅谷體驗店以業態區分為兩層:一樓是經典皮具和絲巾飾品展示大廳,依墻而建的櫥柜和純白色螺旋式展臺上,各式紅谷包具有序擺放;二樓是以皮具為文化主題的咖啡館和皮藝制作體驗中心,暖暖的米黃色燈光灑在原木桌椅上,和著咖啡的香氣,彌漫著源自遠古束河邊上閑逸自然的生活氣息……在這些看似眼花繚亂的組合里,咖啡不再是一件尋常單品和標配,而是場景的解決方案,產品置于場景之中,被選擇,被重新定義,產品即場景。 紅谷的實體體驗店,實際上是在強化體驗、互動、社交圈子、服務的概念,這種概念是現有商業渠道中最不易被線上沖擊的。 2015年,昆明“生活美學體驗館”自開業以來,組織了一系列時尚沙龍和搭配課程,比如在雙十一前后舉辦的“圍所欲圍”絲巾搭配秀活動,很受年輕時尚女性的歡迎。本來是穿一件很普通的衣服,通過搭一條絲巾、披肩、包包,就會讓人感覺煥然一新。 “圍所欲圍”并非一般意義上的選美,而是紅谷VIP會員的一個時尚生活秀。活動從9月19日開始,吸引了眾多本地消費者的積極參與。參賽選手年齡段橫跨20-50歲,很多都是跟隨了紅谷十幾年的老客戶。 通過一個多月的線上線下互動傳播,已經有上百名的選手參與了投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圍所欲圍”活動就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紅谷絲巾銷量直線上升,11月前十天銷售增幅300%。消費者對紅谷絲巾的接受度,評價大幅增高。 可見,當用“體驗美學”重塑了新的商業價值邏輯,當場景與消費者產生連接、互動,會產生很多商業的可能性。 營銷是面子,模式是里子 說到紅谷的營銷秘訣,紅谷副總裁周攀峰提到了幾個詞,叫“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這是原來朱元璋打天下的策略。它的營銷策略可以從“廣積糧”和“深挖洞”兩個方面來講。 所謂“廣積糧”,指的是單純營銷已經很難產生較大影響,成功的營銷將越來越趨向于整合營銷:線上的微信微博等社會化媒體做事件營銷,線下的體驗館做場景營銷,再借助權威傳統媒體做背書。 舉個栗子。紅谷連續“包養”央視中秋晚會的廣告投放成為一個經典案例。 “萬家邀明月,一起過中秋”作為央視CCTV3中秋品牌節目,紅谷連續兩年冠名,不僅品牌得到最大曝光,新奇的互動方式更得到消費者的好評。擺脫傳統的冠名營銷模式的束縛,最大化升級品牌營銷空間,將小舞臺擴展至大生活,開啟了娛樂營銷的新模式。 紅谷冠名播出的“萬家邀明月”央視中秋晚會,顛覆人們對以往品牌正襟端坐的冠名對話印象。不僅有電視機前的活潑露出,更通過洞察年輕網友移動智能終端隨身攜帶的習慣,在微博、微信開啟新鮮互動。微博話題互動,微信搖一搖紅包大禮發送:麗江艷遇五日游,數碼筆記本、互聯網電視,讓消費者驚喜不斷。 通過全媒體的傳播,品牌度自然上去了。 如果說“廣積糧”是搶人,是做品牌度,那么“深挖洞”則是做美譽度,很有必要。互聯網時代,大家獲取粉絲的渠道和機會幾乎是公平的,大家拼的已不再是面積,而是社交的深度,人群的質量和關系的密度。 在2015年中秋佳節期間,為了將紅谷冠名央視秋晚的聲量放大,形成關注熱點。紅谷又如法炮制地策劃以“時間都去哪了”,“最大的成功就是陪伴家人”“別讓陪伴成為等待”為主題的互動H5,大打感情牌,以情感代入的方式,閱讀量20W+人次,再次引爆社交網絡。 互聯網時代,一夜成名的營銷案例頻頻出現。但一個品牌發出的聲音也很容易被海量的信息淹沒,曇花一現。因為,營銷是一個系統,要想獲得持續性的傳播和品牌曝光是要講究策略和方法的。 在傳統實體一片唱衰的聲音中,從營銷邏輯的角度,看紅谷逆勢生長的原因: 從皮上看,成于營銷。 從肉上看,成于口碑。
從骨上看,成于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