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據 請記者 訊:近日,《廣州制造2025戰略規劃》首次公開發布。該規劃是春節后廣州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首個重量級規劃,是廣州市貫徹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進制造業強市、提升城市競爭力、助力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建設,支撐建設三大戰略樞紐、三中心一體系、構建高端高質高新現代產業新體系和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大戰略部署。該規劃一出,GDKES粵奇勝電氣公司決策層認真學習,深入貫徹,銳意為“廣州制造”添磚加瓦。
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廣州三次產業結構已調整為1.22∶32.04∶66.74。第三產業占據絕對多數,絕不意味著廣州可以把第二產業扔掉。相反,制造業仍然是現階段經濟發展的基礎,以人體來比喻,制造業就像是“骨架”,支撐起了國民經濟:第一產業農業的機械化大生產不可能離開制造業,第三產業的各種服務業也需要使用大量工業制成品。比如離開了智能手機制造,移動互聯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離開了實體經濟,金融服務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服務對象和資金來源……認識到制造業的重要意義,就會發現廣州要想獲得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廣州制造”只能興不能衰。
在國內一線城市中,廣州制造業在體量和特色上均有一定優勢。廣汽、珠江鋼琴、珠江啤酒、廣藥王老吉等都是廣貨的杰出代表。廣貨要謀劃升級之路,前提是對“制造業”這個概念本身要有新的認識。目前,廣州制造業以石化、汽車、電子產品等傳統工業為支柱,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要賦予“廣州制造”新的內涵,對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工業產品和行業趨勢進行提前布局。從某種程度上說,升級“廣州制造”,要從供給側改革的高度上來理解——制造業產品要更豐富、更高端、更具科技含量,以價值創新創造新的需求;固守現有產品去滿足公眾已升級換代的消費取向,無疑是現代版的刻舟求劍。
一方面,要重視創新的力量。廣州目前的汽車制造、石油化工等優勢產業,主要是順應了上一個經濟周期的需求而得到長足發展。下一個制造業風口其實已初現端倪,那就是智能化、信息化,具體到項目上,比如機器人、信息產業、新能源等。在《廣州制造2025戰略規劃》中,10大重點領域正對應這些新的制造業風口。而這些新風口,不再是勞動力密集型的傳統重工業,而是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的新工業。因此,加大高技術人才培養引進力度,鼓勵創新創業,增加科技研發投入,打通從科研到生產的渠道,都是升級“廣州制造”的應有之義。
在具體行動上,位于廣州市番禺區石基鎮塱邊工業區的GDKES粵奇勝電氣總部,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準備投入7000萬元,在南沙購地20畝興建生產基地,以滿足生產的需要,產品方面大力向智能開關插座發展。在未來的五年內,GDKES粵奇勝團隊揚帆角逐資本市場,尋找屬于GDKES粵奇勝人亮劍的資本市場,趕上時代的跨越航母,粵奇勝人將會有更優越的表現與平臺。

詳情登錄官網www.gd-kes.com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