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升富士達電梯安全教育:或成中小學生“必修課”?
時間:2016-04-07 16:14
來源:燕趙新聞網作者:燕趙新聞網
中國傳媒聯盟 據 燕趙新聞網 訊:誰能對電梯安全負責?
中國傳媒聯盟 據 燕趙新聞網 訊:誰能對電梯安全負責?
不久前,全國人大代表馬杰在兩會上建議制定《電梯安全法》,以加強對電梯安全的監管;與此同時,華升富士達電梯(以下簡稱“富士達電梯”)近日在南京、廊坊等地連續舉行的電梯安全知識普及活動也引發媒體關注。
4月1日 華升富士達電梯走進廊坊第四小學普及電梯安全知識
法規還是教育?和許多社會公共話題一樣,電梯安全的責任擺錘在法律強制力和教育感化力之間打擺子,試圖找個好歸屬。
早在2014年,我國就成為電梯第一大國。無規矩不成方圓,法規、監管是必要的,那教育是否有必要?電梯“安全感”能被教出來嗎?
無知帶來隱患 孩子最“受傷”
乘客無知,電梯“無畏”。
3月10日,南京10人被困電梯1小時,沒人打救援電話。
3月11日,貴州省質監局發布消息,2015年全省電梯困人事件中,超3成因使用不當等人為因素造成。
廣州日報調查發現,市內數起手扶梯事故多因人為操作不當造成:埋頭玩手機、拖拽大件行李、推童車搭梯不當、購物籃不慎滑下……
在此之下,“兒童是電梯安全的脆弱人群。”富士達電梯安全普及專家介紹,南京小學生的電梯踩踏,以及重慶和北京接連發生的女童手指被夾等,受傷的都是兒童。
兒童安全事故常常被歸咎于“自我保護意識不足”,不過,在部分成年人都“不知道要撥打救援電話”的情況下,能寄望誰來教孩子安全乘梯?
針對電梯安全,江淮晨報曾做過一次全面調查發現,無論學生、家長,還是學校和教育部門,學生教育體系整體對電梯知識知之甚少,“電梯安全教育成學校和家庭教育短板”。
電梯是特種設備,門外漢很難念好“安全經”。那電梯安全教育的最優解會是企業嗎?
堅持6年電梯安全教育普及的富士達電梯,或許能給些一手資料。
電梯“安全感”怎么教出來?
首先,教誰?
“兒童是電梯安全薄弱地帶,而且接受能力、可組織性都更好一些。”富士達電梯市場部人員表示,從2010年開始,富士達電梯就把兒童確定為安全教育主要對象,在長沙、煙臺、西安、鄭州、佛山、唐山、濟南、武漢、成都、南京、廊坊等數十場電梯安全普及活動中,超70%的參與者都是年齡7~13歲的中小學生。
然后,怎么教?
確定好傳者和受者,教育還需要有效的途徑和工具。
廊坊第四小學的孩子們參加華升富士達電梯安全現場互動
為了讓孩子們愿意學、學得好,富士達電梯邀請專業動畫制作團隊,量身定制了一套活潑生動的電梯安全動畫短片,每次活動開始前,先用短片調動起孩子們的興趣。此外,還設計推出了國內首個電梯安全形象代言人“代吉”,利用其開朗可愛的外形和現場賣萌吊足孩子們的互動熱情,寓教于樂,避免填鴨式說教。
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到一城,富士達電梯會先聯系當地教育、質監等部門,有了政府支持,可選取覆蓋面較廣的學校或小區開展安全課程,再通過發放安全手冊、設立知識展板、組織應急救援演練等形式,讓電梯安全知識以立體可感的傳播深入人心。
身處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我們急切尋找安全“負責人”的同時,是否丟了些自保能力?
在鄰國日本,電梯安全“工匠級”防范分三層:法律層,規定所有電梯必須安裝安全設置、定時維檢;公眾層,業主需自行嚴密監控電梯運行,定期提交檢查報告;教育層,由電梯協會、政府和企業合作,保持電梯安全教育成常態……
植根中國20年來,除了在制造、安裝、維保一條龍服務上嚴防死守,富士達電梯一直在不斷尋找在中國普及電梯安全教育的正確“姿勢”。
富士達電梯安全教育在繼續潤物無聲,帶著“為人類社會發展履行應盡義務”的價值觀,這個企業一直在路上。 |
(責任編輯:夢晶)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