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北方企業新聞網 訊:自2013年起,采購商和交易額“雙降”似乎成為廣交會“新常態”,但也有“反常現象”。 廣交會上的常客,我國知名小家電企業格林盈璐曾做過相關統計,上屆廣交會家電行業成交額同比增長9%,7家成交額破億的品牌均來自大家電。 第119屆廣交會,家電行業的這種常態優勢是否會延續?小家電企業是否會有所爆發?家電行業的成功,是否可以復制呢? 第119屆廣交會開陣之際,不妨可以先“取經”。 “三步走秘籍” 曾在廣交會上“笑傲江湖”的知名家電企業,知名財經紙媒曾分析稱,基本上它們都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一、打造品牌化 廣交會上成交額的高低,取決于廣交會外的功夫。 比如上一屆廣交會成交額破億的海信科隆,在品牌塑造上功夫沒少下,“僅在智能電視上,海信就開發出170多項硬件技術專利,同時引入超過100家內容提供商,用多元軟性服務滿足不同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其國際營銷負責人表示“打造品牌化、提升核心競爭力”是品牌國際化的長期課題。 二、融合互聯網 據了解,第119屆廣交會邀請了48個國家與地區的600家企業參展,這對從世界各地聚集而來的采購商來說,無疑是一場采購盛宴,但工作人員卻透露,不少采購商是“有備而來”,目標合作對象十分明確。 對此,格林盈璐方面表示:“有不少經銷商是通過京東、亞馬遜等電商平臺,了解到我們的品牌和產品信息。”這種借力互聯網實現“聲名遠揚”的路數非常討巧。 據悉,格林盈璐小家電還入駐沃爾瑪、永旺、麥德龍等全球大型實體商超,國內購買網點遍布全國,并不斷打通北美、東南亞、歐洲及非洲國際市場。格林盈璐利用電商銷售渠道為品牌打開知名度,同時布局實體店輔助提升消費體驗,線上線下相互拱衛,為企業做大外貿體量加分不少。 三、本土化“接地氣” 除“打造品牌化”和“融合互聯網”之外,以格蘭仕為代表的家電企業,主動適應目標地區的消費需求,貼合本土消費習慣,做“接地氣”的產品,為企業斬獲了不少大額訂單。 上一屆廣交會上,格蘭仕的一款冰箱受到俄羅斯客商追捧。“這款產品風格古典、色調別致,專為俄羅斯客戶設計,”海外市場管理部劉清宇說:“只有產品‘接地氣’,才能提高生存能力,搶占目標市場。”格蘭仕根據目標國市場來定位產品趨向,不失為一個擴大外貿的明智選擇。 “一帶一路”新機遇 有秘籍也有機遇,自去年“一帶一路”政策逐步落地,在格林盈璐看來第119屆廣交會“機遇蓬勃”。 “‘一帶一路’沿線參展商成為拉動廣交會成交增長的新引擎。”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國家持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未來沿線市場的增長潛力得以進一步釋放,對家電企業“走出去”鋪平道路。 政策利好與市場需求刺激“走出去”開始小跑步前進,然而小家電企業格林盈璐有更深層面的理解。一方面,“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國際化商機,正在引領著“中國制造”加快從產品輸出向技術輸出、資本輸出、品牌輸出轉變。 另一方面,格林盈璐認為,在以往“走出去”的過程中,往往是企業獨自設立工業園區,對資金、品牌、規模要求較高。而通過“一帶一路”與其他產品統一進駐海外園區,能夠降低準入門檻,幫助企業更好的推進國際化策略。 廣交會素來有中國外貿“晴雨表”與“風向標”之稱,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說:“中國外貿靠拼規模、拼成本支撐高速發展的階段已成過去式,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新競爭力產品成為廣交會新指向。”把握政策契機,在一年的“自我修煉”之后,第119屆廣交會上中國家電企業能否再次交出漂亮的成績單?
4.19收官日見。 |